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从“民众运动”到“运动民众”

工作调研报告 时间:2022-04-12 10:09:16

摘要:20世纪20年代中期,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商民运动在国共两党的推动下迅速开展。随着军政时代的结束,训政时期开始,商民运动丧失存在意义,国民党中央乃下令取消。商民运动为民众运动的一部分。按国民党的理论,民众运动兴起于军政时期,到了训政时期,国民党将对民众运动进行全方位的整顿。国民党对民众运动的方针政策影响了商民运动的前途和发展方向。其民众运动是要纳入党的掌控之中,民众运动必须要与党紧密结合,由党来运动民众。

关键词:民众运动;运动民众;商民运动

中图分类号:K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4)07-0138-10

作者简介:乔兆红,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研究员(上海200235)

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时期,中国民众运动是在国共合作的国民党领导下兴起及发展起来的。国民党反共“清党”、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的民众运动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但在形式上,并没有公开废除大革命时期的章程、条例,仍继续使用大革命时期民众运动的革命话语。等到在全国建立起统治以后,国民党宣布“军政”时期结束,“训政”时期开始。这时,便公开对民众运动的政策作了大幅调整,在这过程中,国民党权力机构的不同部分对民众运动的政策也产生了分歧和争论。但以往关于20世纪20年代国民党民众运动的论述,很少把大革命前后两个时期连贯起来加以研究,也很少对国民党的有关政策、法规结合当时的语境作深入分析。

中国革命的先觉者为“唤醒民众”,创造出一系列组织、技术和程序,以唤起人们的公民身份认同和民族认同。孙中山即将生命献给了唤醒民众的工作。逝世前,孙中山留下了遗嘱:“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就在孙中山奔走革命,“以宣传主义,组织团体,为其唤起民众之方法”的同时,从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开始,中国人在列强的威胁下“睡狮猛醒”般地发出了怒吼。从资产阶级的维新运动到一般民众的义和团运动,从1905年的抵制美货运动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的各个革命阶级逐步行动起来,一种真正的、现代意义的民族主义开始产生。

民族主义一直是大规模社会运动的导火索和推动力量。“1900年以后,民族主义成为中国诸多社会思潮中最重要,最强劲的主流,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广泛的群众运动。”20世纪20年代,中华人民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不断激化,导致中国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民族主义的崛起成为一支与军阀和帝国主义的分解趋势相对的向心力量。”20世纪20年代民族主义兴盛的主要标志就是中国人民被动员起来,要求打倒封建军阀,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实现国家的独立、统一、民主和富强。因此,当南方革命政府提出“打倒列强除军阀”,以统一全国的目标号召天下时,立刻得到了广大民众的热情支持,因为它切合了大众的民族主义情绪。如果没有全国人民的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单凭政党的力量是无法掀起大规模的群众运动的。

余英时指出,近代以来中国一个最大的动力就是民族主义,“一个政治力量是成功还是失败,就看它对民族情绪的利用到家不到家。如果能够得到民族主义的支持,某一种政治力量就会成功,相反的就会失败”。

关于政治运动,梁启超在1921年有过精辟论述:“政治运动者,国民中一部分,为保存国家及发展国家起见,怀抑抱一种理想,对于政治现象或全体或局部的感觉不满足,乃用公开的形式,联合多数人继续协同动作,从事于宣传与实行,以求贯彻政治改革或政治革命之公共目的,所采之一种手段也。”“而不以一般市民为中坚。”“民国所以不获清明巩固,祸根实伏于此。”梁启超的意思是要“以一般市民为中坚”,开展民众运动。

五四运动后,在国共两党的推动下,反帝爱国的民族运动兴起。1924年5月中苏签订《解决悬案大纲协定》,促使全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运动蓬勃发展。7月9日,北京学生联合会、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等十余团体和国会议员胡鄂公等150多人,联合发起组织北京反帝国主义运动的联盟,其通告得到各界民众的迅速响应。13日举行“反帝国主义大同盟”成立大会,宣言扑灭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联络一切愿意参加反帝国主义工作的同志,从事反帝国主义的事业,打击帝国主义的走狗和汉奸。7月28日,北京成立中华学生废约同盟,表示要与反帝国主义大同盟一致行动。之后,反帝国主义大同盟在全国各地纷纷成立。8月初,湖南反帝大同盟成立。9月5日,武汉反帝大同盟宣告成立。7日,济南反帝大同盟成立。广州、青岛、杭州、太原、保定、江西、四川等省市都相继成立了反帝大同盟。

在反帝废约的运动中,中国共产党站在前列,许多共产党员既成为反帝联盟的发起者和领导骨干,又不断发表评论文章,对运动给予指导。早在北京反帝国主义大联盟刚成立时,陈独秀就撰文指出,帝国主义和军阀是不能分家的,主张只反对帝国主义不反对军阀,与主张只反对军阀不反对帝国主义,是同样的错误。此后陈独秀在《向导周报》再次发表文章,指出这个运动的性质是“民族独立运动”,必须把废约运动和反帝反封建军阀的革命联系起来,在革命旗帜下统一战斗。国民党积极支持这场斗争,开展了一系列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广大商人纷纷响应,罢市并提倡国货,以商业救国。

对于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在民众中渗透到什么程度?费正清是这样描述的:学生人数较以前都多,许多人都变成政治组织者。商人更加积极爱国,他们抵制外国货物,捐献财物。新成立的工会,特别是在外国人的工厂中,在罢工、游行示威中起着骨干作用。甚至农民也积极响应,加入阶级斗争,反对地主阶级。这些充分发动起来的民众给现代军队、行政和收税官衙以及政治组织提供了大量后备军。革命的思想常常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底层。

1920年代的中国民众运动于1924年开始复兴,1925年五卅运动将其推向新的高潮。“五卅惨案”发生后,全国掀起了反帝大浪潮。据统计,五卅运动期间,全国约有600座城镇1700多万人参加了各种形式的斗争。继五卅运动后,又由北京“三一八惨案”触发了全国的反军阀民众运动。1925年5月至1926年上半年间持续高涨的反帝反军阀民众运动,有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地位和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极大地强化了中国各阶级、阶层民众“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意识和愿望,有利于广州国民政府凝聚各种社会力量和广州革命势力的顺利伸展,为北伐战争的发动营造了极为有利的社会基础和群众条件。

推荐访问:民众 运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