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论党的十九大的神圣使命和重大意义

市场调研报告 时间:2022-03-27 10:15:14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要顺应时代要求,关注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变化,理解新概念,把握新思想,领会新内涵。虽然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这一国际地位没有变,在未来学习和工作中,仍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目标不断努力。

关键词:党的十九大;新时代;新征程;神圣使命;重大意义

一、党的十九大的召开背景和神圣使命

党的十九大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是由于其作为联系党和人民的重要纽带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是中国未来五年发展的重要规划。党的十九大的召开具有特殊的时代背景,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

首先,和平发展仍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以社会信息化推动经济全球化,再以经济全球化为基础,持续推进文化多样化,实现世界多极化。世界各国间的交流合作迅速增加,综合国力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同时南北之间贫富差距将持续增大。国际政治摩擦不断,宗教冲突、民族矛盾错综复杂,能源问题、环境问题依旧突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国际感召力也迅速提高,世界对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充满期待。

其次,国内经济发展稳中有升。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增长,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变,在社会中仍存在各种问题:雾霾严重、医患关系紧张、教育资源不平衡等;我国仍旧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一国际地位没变,产业机构不合理,整体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未根本扭转等。这些问题将是我国未来五年内需重点攻克的难题。

另外,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多年来,始终担负着带领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根据中国国情制定路线、执行政策。

无论从世界角度看,还是从国内、党内看,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成绩,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目标,党的十九大正是在中国发展的基础上针对未来发展目标作出的详细规划。

二、党的十九大内容解读

(一)与时俱进地确定了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中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开始步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这就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主要表达了四点内容。第一,中国仍将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总书记强调必须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以来党和人民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确保国家事业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第二,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在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基础上,党和国家面临新的起点,中国发展正在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了新的历史阶段。全党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新特点,解决好社会中出现的问题,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实践到理论的飞跃,为世界发展中国家贡献中国智慧。第三,注意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主要矛盾。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改善,人民群众的社会需要逐渐呈现出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对社会教育、社会保障、社会医疗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第四,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显著变化,但社会主要矛盾的性质没有变,仍是人民需要同社会发展间的矛盾,新时期的历史任务依然是坚持发展。

(二)充满自信地调整了新时代的战略安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时代,新时期的战略安排将2020年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分为两阶段逐步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这一战略安排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泱泱大国的自信和自豪。首先,十九大提出新时代的战略安排同“三步走”战略目标有明显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不断根据实践经验进行调整,“三步走”战略设定的发展目标是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目标是在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二十一世纪中叶中国将建成现代化强国,这既是根据中国实际作出的精准判断,也是由中国发展积累而来的巨大自信。其次,十九大战略发展目标是对之前经济发展的持续推进,虽然有变化,但并不突兀。对比这些战略目标会发现,它们都是向着同一方向不断推进的,是一个逐渐清晰、不断靠近的过程。另外,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体现出我们党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在國际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在科技创新上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因此,对新时代的战略安排进行调整是党在总结过去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满怀信心作出的决定。

(三)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化和常态化

虽然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习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仍旧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党一定也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党在新时期要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坚持改革开放;领导人民建设伟大工程,坚持经济建设;领导人民推进伟大事业,坚持现代化建设;领导人民实现伟大梦想,坚持社会主义建设。党在新时期仍面临诸多挑战,一定要加强自身建设,敢于直面问题,“刮骨疗毒”,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自身建设关系到四个“伟大”的发展,是决定中国发展的关键。习书记在十九大上提出的十四个基本方略中就包括从严治党,他强调严肃党纪、强化监督,纠正不正之风,增强自我净化、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这说明党内反腐治污工作将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仅是党对人民的承诺,而且是一场有计划、有安排的制度改革。十九大报告中形成有关从严治党的制度体系,包括加大整治力度、建立巡查制度、推进反腐败立法、设置举报平台等。全面从严治党正是党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采取的重要举措。

三、对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新布局的思考

(一)正确认识新布局与原有布局的区别与联系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五位一体的发展总布局,是在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战略规划。这一布局已经得到全党和全人民的高度认同,并在具体实践中得到了验证,是新时代党带领人民探索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理论成果。其在原有布局的基础上加入了政治建设和纪律建设的内容,调整了有关反腐倡廉建设的部分,但兩者是一脉相承的。新布局是党中央根据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对原有布局的补充和发展,既是推进,又是继承。

(二)深刻领会党的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的科学内涵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进行党的建设既是对建设方式的创新,又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导致党内民主集中制度得不到深化,过度集中与过度民主的现象同时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党面临更大挑战,要领导这一伟大事业胜利完成,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保证各项重大决策和方针的贯彻落实。总结中国过去发展的经验可以发现,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党的强有力领导,民主集中制更适合中国国情,更有利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快速推进。

(三)进一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领导核心,是由中国经济建设实践总结出来的,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取得伟大事业的发展和成功。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为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过去的领导体制权力过分集中,容易造成官僚主义,损害党和人民的民主生活。为避免这一问题,陆续推进的党政分开、权力下放等政治改革工作,建立并实施任期制、退休制和公开选拔制等领导体制,将一元化领导转变为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的统一。通过将党组织与业务工作两部门分开,明确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方式,促进了党内工作的开展。因此,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明确党的全面领导与过去一元化领导体制之间的区别,从工作领域、职能范围上切实体现党组织的领导地位,确保各项方针政策的实施。

十九大报告肯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意义,以及党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心和坚强决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辛苦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全面小康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党领导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正确理论。习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现阶段我国解决了全民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但在新时代人民不仅对物质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公平正义、环境安全、文化自信等方面提出了更多要求。新时期我们要在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全面小康,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必须从现在做起,不断提高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努力提高专业能力,顺应时代发展,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建设结合起来,为将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韩强,牛晴苇.构建新时代党的建设新布局——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7(6).

[3]李国喜.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自觉尊崇党章——学习十九大党章的几点体会[J].党委中心组学习·权威解读,2017(6).

[4]程同顺.创新与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解读[J].长白学刊,2017(6).

推荐访问:九大 重大意义 使命 神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