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抗战结束前后关于战后国都的大讨论

社会调研报告 时间:2023-07-11 10:10:06


打开文本图片集

1937年抗战爆发,首都南京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沦陷了。当抗战将要胜利时,关于战后国都的讨论热烈起来,讨论从1941年起一直延续到1947年,尤以1943年和1944年为盛。各种报纸、杂志、期刊几乎都有相关论述,这方面的文章如此之多,以至“载不胜载”。有人主张国都应在全国疆域的中心,这样不仅安全且便于照顾四方;有人主张国都应设在国防的前线,因为迎敌胜于避敌;有人主张国都应在气候寒冷的地方,因为世界上强国的首都均在北纬33度以北;有人主张国都应在比较穷苦的地方;有人主张国都应在富有历史传统的古城;有人主张国都应在便利开发边疆的区域;有人主张国都应在离海较远的地方,因为中国没有健全的海军。各方意见莫衷一是,提出的候选国都有南京、北平、武汉、西安、兰州、重庆、长春、长沙等十多个城市。

建都南京的争论

对于民国建都南京,其实早有争论。孙中山最先钟情的都城也非南京,而是武汉,认为“定鼎者,南方诚莫若武昌”,“武昌位于大江中游,东趋宝山,四日而极,运输极为方便。且北望襄樊,以镇抚河洛,铁道密布,可行至长城……此金陵之绌,武昌之赢也”。后来,孙中山改变了这种看法,认为南京作为首都也有其优越的条件,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之大都市中诚难觅如此佳境。南京将来之发达未可限量。

辛亥革命爆发后,关于临时政府应设何处也曾有过争论,有主张设在武汉的,也有主张设在南京的,只因武汉战事紧张,最终选择南京。1912年元旦,孙中山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南京即为首都。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以后,又有人提出将首都改设北京,最后因孙中山态度坚决,这项提议在参议院未获通过。后来,由于袁世凯势力庞大,对其迁都北京的要求,孙中山未能阻止,于是北京成了中国的首都。直到1927年蒋介石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克复南京,成立国民政府,正式决定以南京为中华民国的首都,改北京为北平,设北平特别市。后阎锡山、冯玉祥军阀势力坐大,又挑起“建都之争”,主张将首都设在北平。阎锡山指派一批北方文人大造舆论,公开主张定都北京,强烈要求国民政府北迁。地理学家白眉初在《国闻日报》撰文说:“从中国历史的史实说明,建都北京国运长久,建都南京国运短暂。历史上北京建都有800多年,而且代代强盛;而南京地势低洼,不据国疆上游,夏天湿热,民风文弱,在历史上曾是六朝金粉之地,萎靡之气太重,历代王朝前后在此建都者共400余年,平均每代不过45年,而且除明朝朱元璋外,没有一个是全国统一的政权,非偏安即年促,因此,南京乃是亡国之都。”南方舆论则针锋相对,提出建都南京是总理的主张,且总理遗体在此;南京毗邻上海,东南经济发达,建设起来容易等理由回击建都北平论。最终,随着蒋介石政治角逐的胜利,建都北平论最终销声匿迹。

可是抗战爆发不久,南京作为首都被日本轻易占领,又使得许多人开始质疑南京作为首都的资本与条件。抗战结束前后在关于国都问题的讨论中,很多人指出了南京作为首都的劣势和不足。首先,从地理位置而论,南京天生不是用武之地,尤其只具备守势而不具备攻势;江南区域的东面及东南临海,一旦被包围,即无从扼守;南京自历代建都以还,武力上总不能完全控制四处,内轻外重;且南京偏处东南,所以对于西北、东北、西南边疆有鞭长莫及之处。其次,从民族优生学而论,长江一带属亚热带气候,不能将全国优秀分子集中于此,不利于下一代体力与智力的均衡发展。第三,从历史角度来看,南京作为首都以弱势王朝居多。还有人说,自上海失守后,南京背水一战,牺牲中央军不少精锐,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不得不引以为鉴。综上所述,就有人指出“南京建都,不仅不能巩固国本,反为祸乱之阶”。

尽管南京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战后主张建都南京者仍大有人在,理由大致有以下几点:第一,国父之论南京,谓其兼有平原深水高山之胜,为各国首都所不及,实为南京建都不刊之论。孙中山经国民党的宣传与塑造,已成为一个合法性的象征,这也是南京正统地位的一个依据。第二,江南夙称财赋重地,经济发达,人文荟萃,南京位于江南,经济条件最优越,建都南京,即可控制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第三,长江有河港兼海港之利,交通发达。第四,战前经过多年大规模的建设,南京具备了作为首都的各种条件。因而只有南京,对内可以便利经济建设,对外可以适应世界沟通。

建都南京,优劣并存。只是南京作为孙中山钦定的国都、蒋介石国民党的大本营,这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主都北平者

北平是我国历史著名都城,元、明、清三个统一王朝的首都。抗战结束前后,许多人主张建都于此,其中不乏有名的专家、学者。

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竺可桢于1943年6月写作《关于战后国都及陪都问题之意见》一文。他认为:“一国之首都以何地最为相宜,须揆诸国内外形势而定。在重洋未通,闭关自守时代,最适合为首都之地点,未必即适合于今日。……一国首都之选择,因时代而不同,不能拘泥于历史上之陈见也”,“若以天、地、人、物四种因数而论,我国各地之足以膺战后首都之选者,厥惟南京、北平、西安、武汉四处。当然,北平、南京、西安、武汉四地互有优劣。以天时言,北平最为相宜。以国防地位论,则西安应为首选。以人口、物产立论,则南京、武汉又胜于北平与西安。但一时代有一时代之中心问题,抗战以后,我国之中心问题,厥惟工业化。若欲跻吾国于世界列强之林,则势非工业化莫由。欲使中国工业化,则非尽全国之力以开发东北四省不可。东北煤、石油储藏丰富,粮食生产位居前列,交通发达,所以东北应为我国战后建国的根基。若建都于南京、西安或武汉,则东北成为尾闾。”当然,竺可桢也看到北平作为首都的不利条件,那就是邻近日本,随时都有被偷袭的可能性。但他又说:“吾人立国,应有进取之精神。汉高祖都关中时,匈奴去长安近者七百里,轻骑一二日可到。秦孝公欲规取中原,由雍城迁都咸阳。故吾人如欲开发东北使之成建国基点,则必须以北平为首都。同时为避免日人报复暗算计,西南、西北两方亦各应有重工业之中心,而立重庆、西安二地为陪都,庶几进固可以取,而退亦可以守也。”

著名学者傅斯年也主张建都北平。他认为:“中国不是一个工业化的国家,而必须在最近迅速走上工业化之路,若是,则建都最适宜的地方,应当是可为最大工业区域的中心”,而“一旦东三省北七省工业化起来,农牧改进起来,经济的重心自然在北而不在南”。所以,北平为中华民国首都应无问题,这是一个十省大工业农牧圈,是中华民国建国的大本钱。还有人认为,以前立国在农业,江南乃富庶之区,而今后立国在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全国铁矿80%在辽、察二省,煤炭80%在晋、陕二省,挨着两省中心的便是北平,所以应该建都北平。

1943年9月25日,大公报也发表社评《战后国都定在北方》,论曰:“中国是大陆国家,同时也是海洋国家,应该海陆兼顾。……我们的外患,可能由海上来,更可能由大陆上来。怀想战后的国际关系,我们的主要外交对手是美英苏日四国。……我们战后的外交,是从海上接受英美的资本与技术,在大陆上与苏联合作,以防日本的再起。由关系国家安危的国防观点上看,我们战后军事外交的重心是在北方大陆上,所以我们的首都应该建在北方,才能够策应周全。中国各朝代的历史事实,建都北方的享国较久,建都南方的享国就较短,其中实在有一个大道理。因为南方较富,政府设在财富之区,其施政标准就较奢丽,派粮课税比较繁重,国家艰难,民生疾苦,皆不甚感觉真切,就会出乱子。反之,政府若设在北方较贫之区,其施政标准就较朴实,就比较知道艰难辛苦,而政简民洽,就自然国祚绵长。……假如我们的胜利是完整无缺的,收复了东北四省,恢复了朝鲜独立,我们应该建都北平。”

可见,战后建都北平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不仅因北平有悠久的历史,其为大统一强盛王朝的首都,更因战后中国要工业化,要开发东北,所以要建都北平。他们大多从战后中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出发,不带太多的政治色彩,为国家民族长远计,认为建都北平更有利于中国将来的发展,更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崛起。

主都武汉、西安者

除南京和北平外,武汉和西安也有许多学者论及。前述竺可桢论及战后可成为国都者,即有武汉、西安,因为西安在国防上有重要地位,武汉则在人口、物产方面占优势。

武汉为辛亥革命首义之区,中华民国肇始于此,因此作为首都也是名正言顺。此外,武汉在经济、交通、国防之地位,均极优越。武汉三镇,为内地十八省之地域中心,亦为全国人口财富之中心,又以居于长江中游,海轮可以直达,实陆都而兼海都之利。以武汉为中心从事建设,自必事半功倍。

西安作为首都也有它的优势,不仅是有名的古都,国防地位尤为重要。有学者论及西安作为首都的几个优势:中国历来大敌在北方,故国防要在北方大陆;西北之巩固足以屏蔽中原,西安为西北之重心,在国防上之地位最为重要;战后应以东南人力物力,从事西北内陆之开发,地处西安便于物资人才的交流,且西安于西北各地最称富庶;战后应加强民族团结,西北民族繁杂,为各族人民交流之区,故西安于民族团结最为重要。

此外,也有人主张多都论,认为应广设陪都,建立多个中心。如张其昀在《论建都》中所说:“我国海军落后,整顿海军本非易事,惟吾人当排万难而为三,否则,不特首都非安全区域,三大港口,门户洞开,大江流域之新建设亦将为人作嫁,至于内陆边防,自不容忽视,惟我国疆域辽阔,军事重镇不能限于一地。应于武汉、广州、重庆、西安、兰州、多伦、东镇七地设立陪都,分区负责,与首都南京合成振衣得领之国防形势。”鲍觉民在《论战后的国都问题》一文中提到:“国父以南京为海都,兰州为陆都……他日我国定都武汉,以北平、南京、广州、重庆、兰州为陪都。武汉为全国军政中枢,各陪都分区负军事国防之责。北平为开发东北之前哨,南京为东海海防前线,广州为南海海防基地兼开发南洋之大本营,重庆、兰州则分任西南、西北经济建设之中心,兼大陆边防重镇。”由此可见,关于战后国都的地点,有南京、北平、武汉、西安、兰州、重庆等十多处可选,但综合起来,以南京、北平、武汉、西安四个城市为主。南京、武汉论者重视人物富庶;北平、西安论者重视大陆边防;南京、北平论者重视国外发展;武汉、西安论者重视国内建设。

可见,战前关于择都之争,其实是各个政治军事集团的较量,国都往往就定在胜者提出的地方,如孙中山与袁世凯,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的国都之争。抗战结束前后,关于战后国都的争论,大多是学者、专家等有识之士从国家民族的发展前途出发认真思考的结果,并不涉及政治利益在里面。尽管在学术界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关于战后国都的讨论,但国民党政府似乎从未动摇过,把自己的命运与南京牢牢地拴在一起。南京,作为中华民国首都的历史只有短短22年,最终仍免不了落入建都南京即为弱势王朝享年不长的历史陈论,这究竟是一种巧合,还是历史的必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战后建都哪里,随着国民党发动内战的倒行逆施,最终都免不了覆灭的命运。■

推荐访问:国都 战后 抗战 大讨论 结束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