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吊唁张瑞玑先生挽联挽诗选辑

社会调研报告 时间:2022-02-09 10:05:12

被誉为清末“良吏第一”和“民国巨子”的张瑞玑先生,生于1872年,卒于1928年。字衡玉,号老衡、   窟野人,山西赵城县(今洪洞县赵城镇)人。他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文学家、书画家、藏书家。1894年中举,1900年任平阳府平河书院山长。1903年中进士,历任韩城、兴平、长安、临潼、咸宁知县。1907年以宰官加入同盟会,与景耀月、景梅九等革命党人过从甚密。陕西布政使、晚清著名诗人樊增祥(字樊山)对张瑞玑十分青睐,《樊山政书》中多有记载。在知县任上,张瑞玑还与当地进步人士创办了《龙门报》《兴平报》《兴平星期报》《声铎公社质言》《暾社学谭》等报刊,启发民智,鼓吹革命。1911年他参加陕西辛亥革命,“被推代行民政,继管铨叙局。”后应招返晋,担任民国山西第一任财政司长、署民政长(辞未就),继而当选为第一届国会参议院议员。他坚决反对袁世凯称帝,“义声震天下”,又抵制曹锟贿选总统。1919年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在上海举行“南北和议”,张瑞玑被双方代表公推为陕西停战划界专使,“骑虎”入关,纵横捭阖,成了中外瞩目的风云人物。他的历史功绩载入《中华民国史》(李新、李宗一主编)。1925年孙中山先生去世后,张瑞玑“绝意政事”,归隐赵城“谁园”,两年后病逝。“谁园”建于民国初期,其标志性建筑“谁园十万卷藏书楼”名闻遐迩,至今犹存。

张瑞玑逝世后,《晋阳日报》谓之“天塌地陷”。陕西革命先烈褒恤委员会追授“辛亥革命先烈”,为其立传。章太炎临终前两个月,撰写了《故参议院议员张君墓表》,此文收入卞孝萱、唐文权编的《辛亥人物碑传集》。1952年,张瑞玑之子张尔公(字小衡)将“谁园十万卷藏书”全部捐献国家,其中有《红楼梦》八十回抄本“甲辰本”、《赵城金藏》152卷、宋版《道德经》《庄子》等。

己亥春,笔者赴西安拜访张瑞玑长孙、89岁的张祖望老人。在陕西师范大学住宅小区,祖望老人的儿子张七先生,给我找出记录他“太爷爷”治丧期间各界人士吊唁的“哀挽簿”,共有3册。时隔91年,当我翻动这些簿册的时候,依然能闻到淡淡的墨香。“哀挽簿”写满挽词、挽联、挽诗,大多是当时军界、政界、文教界、工商界的名流:黎元洪、宋子文、阎锡山、温寿泉、张凤翙、陈树藩、井岳秀、孙岳、胡景铨、徐永昌、田桐、刘盥训、丰玉玺、赵戴文、南桂馨、崔廷献、杨澄源、常旭春、李亮工、张贯三、高时臻、王录勋、冀贡泉、张友桐、王宪、冯纶、兰承荣、许振甲……临汾王录勋是张瑞玑任平河书院山长时的学生,后来考入山西大学堂西斋,公派留英,获得博士学位,他在民国时期担任山西大学校长达20年之久(1918-1937),是山大百年校史上主政时间最长的一位。王录勋在“哀挽簿”里写下“天丧斯文”的挽词,上款“衡玉张老夫子大人千古”,下款“受业王录勋鞠躬敬挽”。承蒙张七先生慨允,我用手机将“哀挽簿”全部拍下。

兹选辑若干挽联、挽诗刊登于此,供诗、联爱好者欣赏,并以缅怀前贤。有关撰作人的简介,是笔者加上去的。

挽联选

1.三晋真名士;中国大伟人。上款“衡玉老先生千古”,下款“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第六军军长丰玉玺敬挽”。丰玉玺(1889-1935),字宝璋,山西山阴县人,国民党陆军中将。文物部门10年前在山阴县发现“丰公宝璋纪念碑”,背阴刻有其部下官兵傅作义、商震等近百人姓名。

2.自古奇才身后达,目前沉郁,何怪其然,正好作诗豪、作酒豪,援醉筆写不尽人事干戈,泪眼看河汾,万里泥沙拥公去;群雄割据井中居,天下兴亡,宁能无此,权且为游客、为卧客,启腹笥整就他文章经济,披肝留宇宙,千秋疆理让余来。上款“老先生千古”,下款“世愚弟田桐载拜哭挽”。田桐(1879-1930),字梓琴,湖北蕲春县人,与宋教仁、董必武同学。中国同盟会发起人之一、孙中山先生的得力助手、近代民主革命家。此挽联收入《田桐集》。

3.文章慷慨陈同甫;词赋苍凉辛稼轩。上款“仁兄大人灵右”,下款“愚弟张凤翙顿首挽”。张凤翙(1881-1958),字翔初,陕西西安人,辛亥革命后陕西军政府首任都督,新中国成立后任陕西省政府副主席。在挽联中张凤翙还写了一段话:“以衡老旅京时所作长歌中语,苍凉百感,隐以自况。予既悲衡老之志,而又痛天夺吾衡老之速也,用撷此为诔词,读之不知涕之何存也。悲夫!”

4.有北海高风,同东坡生日,奇才本天亶,诗酒睥睨,恨我缘悭相见晚;重鲁连大义,遗召伯甘棠,赍志竟尘消,人琴寂寞,他年忍再过谁园。上款“先生千古”,下款“愚弟俞家骥顿首拜挽”。俞家骥(1877-1968),字涵青,浙江绍兴人。民初曾任阳曲、榆次、临晋、大同等县知事,1925年后任雁门道道尹、《山西省政务全书》总编纂、北平图书馆馆长兼大陆银行北平分行经理等职,1956年受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5.生日继东坡,气节都为天下士;高风怀北海,典型无复老成人。上款“仁兄先生千古”,下款“世愚弟赵戴文鞠躬敬挽”。赵戴文(1866-1943),字次陇,号清凉山人,山西五台县人。清末公费留学日本,早期同盟会员,民国后历任山西省都督府秘书监、督军公署参谋长、山西国民师范学校首任校长、北方国民革命军总参议、国民政府内政部长、山西省政府主席等职。

6.义不帝嬴秦,排难解纷,从此仲连难再见;才真横绝世,诗仙酒圣,应知李白是前身。上款“先生千古”,下款“愚弟郭宝清鞠躬敬挽”。郭宝清(?-1937),字伯铭,山西长治人,历任山西省政府秘书长、代理省长等职。

7.新潮横欧亚而来,知酒国犹存,拼教一醉完真我;豪气冲云霄以上,问诗篇无恙,留待千秋付后人。上款“先生千古”,下款“愚弟杨兆泰顿首拜挽”。杨兆泰(1880-1936),字阶三,山西新绛县人,同盟会员,历任山西省政务厅长兼财政厅长、山西省代理主席、国民政府内政部长。

8.醉月看朦胧,似饮羽觞于天上;停云想缥缈,空留   窟在人间。上款“衡玉仁兄千古”,下款“愚弟马骏鞠躬敬挽”。马骏(1881-1945),字君图,回族,山西凤台县(今晋城市城区)人,清末留学英国牛津大学,民国后历任阎锡山驻京代表、河东道尹、山西省民政厅长、教育厅长、实业厅长等职。

9.公出人为之快,公处人为之忧,不皆知公志也;公存人为之喜,公亡人为之哀,岂在读公诗乎?上款“先生千古”,下款“后学孟元文恭挽”。孟元文,字炳如,清末留学日本,归国后与冯济川、郭象升等创办山西公立中学堂(省立第一中学前身),并出任第二任校长,后历任离石县知事、山西省民政厅长等职。

10.侠骨虽销,琴韵未亡,寄我哀弦悲别操;仙踪已去,诗魂犹在,酹君醇酒读离骚。上款“衡玉仁兄年大人千古”,下款“愚弟张友桐拜挽”。张友桐(1868-1946),字晓琴,山西代县人,1897年中举,曾任代县中学堂监督,后为山西大学文科教授、著名学者。有《西陉草堂集》。

11.豪气迈群伦,聊将诗酒写胸臆;霸才横绝世,剩有勋名垂简编。上款“衡玉先生千古”,下款“乔鹤仙、吴炳南、李贵德鞠躬敬挽”。乔鹤仙字笙渔,晚号吁园老人,山西河津縣(今河津市)人,山西大学历史教授,著名学者、教育家。吴炳南,不详。李贵德(1883-1979),又名玉堂,山西榆社县人。担任山西省立第一中学(太原五中前身)校长期间,支持中共地下党活动,保护傅懋恭(彭真)等地下党员。1952年任山西省图书博物馆馆长。

12.霍阳息影,独抱嵚崎磊落之才,豪气缅元龙,方期促席重逢开怀诗酒;汾曲论交,是为道谊文章之友,生辰继坡老,讵意称觞将及兴叹人琴。上款“仁兄先生千古”,下款“愚弟鲍振镛顿首拜挽”。鲍振镛,太原“韬园诗社”元老之一、著名书画家。

13.笔摇五岳,书读百城,三晋仰文宗,万派潮流归大海;才重儒林,名标党史,九天堕星宿,千秋祀享配中山。上款“衡玉老伯千古”,下款“愚晚阎兆魁、张煌、冯经华(挽)”。张煌(1880-1931),字星斋,山西赵城县(今洪洞县赵城镇)人。1905年考入山西陆军小学堂,1910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太原起义时任左队队官,率队攻打抚署衙门,起义士兵击毙巡抚陆钟琦。后任山西民军第一标标统、晋南镇守使,1921年转而经商。阎、冯二人不详。

14.道德文章冠一时,与表里山河并寿;泥涂轩冕高千古,诚中华民国奇人。上款“老衡仁兄千古”,下款“愚弟梁俊耀敬挽”。梁俊耀(1881-1964),字硕光,以字行,法号普渊,山西忻县(今忻府区)人。1905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堂西斋,历任《晋阳日报》社长、山西都督府参议员、国会众议院议员等职。

15.周南留滞古所惜;文采风流今尚存。上款“衡玉老兄灵右”,下款“愚弟常旭春集杜句敬挽”。常旭春(1873-1949),字晓麓,山西榆次县(今榆次区)人,历任省临时议会副议长、保晋公司总经理,著名书法家。

16.才大用为难,五千年上下盱衡,活龙生虎忽藉风云离浩劫;我来君竟去,六十日弥留辗转,只轮孤翼又将涕泪洒空山。上款“仁棣大人冥鉴”,下款“如棠赵意空泪挽”。赵意空(1868-1948),名圻年,字介之,祖籍上海,生于陕西,历任洛川、扶风、韩城等县知县。辛亥后隐居乡宁、赵城,自号意空道人。诗书画印兼通,擅医道,是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理事。

17.我谓君友君谓我师,溯当年讲席相从呕心不减李长吉;后余而生先余而死,幸今夏谁园共话咯血及见武乡侯。洪洞县名士韩坰挽。韩坰,字次郊,山西洪洞县人,1888年中举,是张瑞玑在赵城简城书院读书时的恩师。纂有民国版《洪洞县志》。

18.才雄学博罕有其伦,忆同年宴赋鹿鸣三晋云山特生色;诗圣酒仙极难多观,痛今日身骑箕尾一天星宿黯无光。洪洞县名士柴如珍(汝桢)挽。1894年,柴如珍与张瑞玑同榜中举。

19.是文学家是政治家,高尚如君竟遗浊世登仙界;有诗酒趣有图书趣,景行惟我空忆谁园问主人。洪洞县名士贺柏寿挽。贺柏寿,字莘辅, 1885年中举,历任河南登封、杞县等县知县,1913年参与修建洪洞古大槐树处。

20.浩气凌当道,党抗袁廷铁铸卢像,若辈虽握权勿视其巍巍,英雄胆识如君少;逸情寄谁园,诗写江北酒醉岭南,斯人竟不寿岂惟我戚戚,老成凋谢举世悲。翼城县名士吉廷彦、王锦雯挽。吉廷彦(1875-1938),山西大学堂西斋毕业,民初曾任太谷、平定县知事、正太铁路部捐局主任委员,后告老还乡,纂《翼城县志》。王锦雯(1880-1948),举人出身,历任黎城、沁源、翼城等县知事,后弃官经商。

挽诗选

1.辛亥革命后山西军政府副都督温寿泉挽诗二首:

其一:闻讯犹疑梦其真,春明回首怅前尘。功名壮岁传分陕,气节千秋耻帝秦。苍狗白云惊变幻,生龙活虎想精神。中原蛮触方酣斗,揽辔澄清更几人。

其二:一瞑不视意如何,浩劫茫茫孰止戈。死后应遇刘子骥(自注:公与亡友翼若最契),生辰忍祝苏东坡(自注:公与东坡同庚)。酒醒上累沉无色,汾水西流咽不波。惆怅谁园花事好,开樽无复听高歌。

此诗书于白绢,题“仁兄先生千古,弟温寿泉。”温寿泉(1881-1956),字静庵,山西洪洞县人,1905年加入同盟会,1909年归国,任山西督练公所会办兼陆军小学堂监督,参与组织辛亥革命太原起义,后任山西军政府副都督兼军政司长、燕晋联军参谋长、河北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长、傅作义部高等顾问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受聘为中央文史馆员。

2.辛亥元老田桐七律四首《哭张衡玉先生》:

其一:士元百里不羞能,本为亡秦会霸陵。慷慨侯生富屠狗,扶摇蒙叟自抟鹏。铜驼已上胡儿殿,铁像曾罗志士罾。纵酒不妨天地廓,坐中湖海聚高朋。

其二:太行南下气如虹,曲到黄河地势东。人近龙门奇复矫,天迎   窟野为工。关中去后无明月,岭表来时有大风。公是青莲我非甫,一生狂放得毋同。

其三:燕京斗酒自称仙,洪宪能传瞬百篇。四海已归新禹贡,九重谁戴旧秦天。人间忝有新垣衍,地下教添鲁仲连。狭路倘逢袁世凯,也妨角力讼当年。

其四:炎朝曾向赵城过,相约参差一刹那。骐骥风裁宜远道,凤凰毛羽认修柯。天星中描还文曲,人世苍凉折太阿。我不哀时向无泪,为君老泪竟滂沱。

这四首诗后来刊登于1928年2月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国闻画报》第2期。

3.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刘盥训挽诗四首(选二):

其一:陡闻太白去骑鲸,绕室彷徨拍案惊。仪世清流才下寿,读书真种经中倾。知君久拼刘伶死,愧我空扬管仲名。兵火漫天先撇手,傷心饭袋尚偷生。

其二:年少春风命世才,文章事业动人怀。关中名士称循吏,山右欧曾能理财。奸盗消融无物我,王侯啸傲等舆台。一封书落奸雄胆,亮节千秋色不灰。

刘盥训(1876-1953),字孚若,山西猗氏县(今临猗县)人,清末拔贡,早期同盟会员,国会众议院议员,新中国成立后受聘为中央文史馆员。

4.民国后山西大学首任校长李镜蓉挽诗一首:

嗜酒陶元亮,能文阮步兵。

遭时良不偶,沉醉故伤生。

空慕羲皇世,常轻竖子名。

斯人如可作,方与致升平。

李镜蓉(1882-1947),别号亮工,山西河津县(今河津市)人。1905年加入同盟会,章太炎早期入室弟子,与国学大师黄侃被称为“南黄北李”。

5.山西大学文学院院长张籁(字贯三)作《哭衡玉》:

嗜酒陶元亮,能文阮步兵。

有才堪干济,无命到公卿。

世运纷如此,天心醉不平。

闻君先作古,南望哭苍生。

诗前小序云:“衡玉作古,李君亮工哭之以诗,余摘其首联续貂哭之。”张籁(1872-1959),字贯三,山西平陆县人,著名学者、藏书家。此诗后来收入三晋出版社《张贯三先生诗文辑佚》。

6.山西省长公署政务厅长兼财政厅长杨兆泰挽诗二首:

其一:襟怀豪放真名士,文字纵横一霸才。痛饮胸中浇垒块,雄谈舌底起风雷。楼藏万卷书如故,诗积千篇劫不灰。旧画野梅余几幅,傲寒未肯报春来。

其二:   窟犹有失野人,云山阻隔倍伤神。三年风雨常怀旧,千古文章不美新。名重遍交天下士,才高曾现宰官身。关中父老多流涕,记得轻车再入秦。

7.张瑞玑在赵城简城书院读书时的恩师韩坰挽诗二首:

其一:炼就金刚不坏身(自注:君气体素健),而今竟亦付消沉(自注:君以四月媾咯血疾,至腊月而薨,几八阅月耳)。牢愁满腹何由畔,奇气盘胸未得伸(自注:君之才学见于世者一毫芒耳)。不信刘伶为酒帝,偏教李贺作诗人(自注:君才迄未大展,遂以诗酒自晦,非其志也)。他时重向谁园过,感念前尘泪满襟。

其二:总计平生信绝伦,一门孝友蔼天真(自注:君笃于孝友,所为王太夫人、伯兄渭玉二志,尤为沈著,读者泣下)。理财讵必师刘晏(自注:君为财政司,光复数月,务持大体,不以搜括为能),作宰常思借寇恂(自注:君宦秦中最多惠政,所去民思)。尽有文章惊海内(自注:君上项城及卢总制二书,一时传诵),若论书画亦传人(自注:君之书画亦自成一格,空诸依傍)。最难洪水横流日,大节巍然终不磷。(自注:洪宪柄政,解散党部人多瓦全。君独玉立。虽于时忌,卒以智免。)

诗末写道:“前联意有未尽,因复为此,以补其阕。九原有灵,当必赞许,以为所言不谬也。兄坰再墨,时戊辰正月谷日。”

推荐访问:挽诗 挽联 选辑 吊唁 张瑞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