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浅析中国社会现代化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

社会调研报告 时间:2022-02-09 10:08:57

摘 要:1840年的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序幕。从此,中国社会开始了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社会现代化开始初具萌芽并不断发展;新的社会生产力与旧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从而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发展。

关键词:近代历史;中国社会现代化;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图分类号:A 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1)09-0000-01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现实国情决定了现代化的产生与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壮大,现存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政治制度和其他社会制度越来越不能适应其自由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正是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日益壮大,形成一定的势力,才敢于从维护自己的利益出发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斗争。

二、新民主主义促进了现代化思想观念的广泛传播

近代中国社会现代化进步的另一个表现为思想观念的现代化。首先,现代思想的传播首推戊戌维新时期的思想启蒙,继之为辛亥时期的革命洗礼,更直接地得益于五四新文化的宣传与熏陶,随后新思潮竞起,通过报刊杂志等现代传媒及新式学校教育向外传播,培育了几代新青年。戊戌维新时期新思想和新文化开始较大规模地传播。当时的《时务报》和以后的《新民丛报》成为最受社会欢迎的读物。其次,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对时人影响巨大。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及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许多人在对民族和人生的思考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由此,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观察世界与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深刻认识到劳动人民的重要性,把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主义作为人生奋斗的目标。总之,五四运动前后的新文化思潮,对封建主义思想堡垒进行了猛烈的冲击,使广大知识青年受到了民主主义的熏陶,使他们日益从旧礼教、旧道德和旧的传统思想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追求民主、科学、个性解放,渴望变革陈腐的旧传统、旧道德、旧语言、旧制度。这一切无疑为革命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的来看,这时的人们尤其是青年人,已经拥有较多的新知识、新观念。然而,日常生活中的现实世界,陈腐的道德观念和思想意识仍然占据重要地位,新旧观念的冲突十分激烈。这种新观念的不断传播及其与旧道德观念的日益冲突,推动着更多的人渴望变革旧思想旧制度,这一求变的心理正构成了新型革命的社会心理基础。

三、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国情,引领现代化潮流

1944年7月毛泽东在同英国记者斯坦因的谈话中,也明确提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要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实现民族独立、反对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民主、使具有某种进步性的资本主义能在中国得到发展。在中国共产党七大前后,毛泽东对私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论述。 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主要进行的是土地革命,很多人据此认定新民主主义革命为农民革命,但这不是性质的界定,土地革命只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任务之一。对此,毛泽东也较早地有正确的认识。总之,土地革命是实现民族独立、农业发展与农民解放、实现工业化及建立民主制度的一个最根本的前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正是抓住了时代的命题,逐步走向胜利的。 关于从整体上看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也有清晰的认识与论述。1933年8月,毛泽东在谈到“必须注意经济工作”时明确指出:“在现在的阶段上,经济建设必须是环绕着革命战争这个中心任务的。”“只有在国内战争完结之后,才说得上也才应该说以经济建设为一切任务的中心。” 原因在于“妨碍生产力发展的旧政治、旧军事力量不取消,生产力就不能解放,经济就不能发展。因此,第一个任务就是打倒妨碍生产力发展的旧政治、旧军事,而我们搞政治、军事仅仅是为着解放生产力。”毛泽东提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则是文化成果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我们对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认识与政策、关于土地革命的认识等方面做了这么多的回顾与考察,无非是想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用暴力的方式推翻殖民的和封建的落后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为实现独立、统一、民主、自由、富强、公平的现代化中国创建新的制度架构。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及其内在需要的产物,是社会诸多领域演化的结果,从根本上讲,是先进生产力发展及其内在要求的产物。正因为其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才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在短暂的不到30年的时间里,从挫折走向胜利。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七年中,中国社会迅速从长期战争中走出来,在一穷二白的废墟上开始了空前的大规模现代化建设,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显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意义及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

[2]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93年

[3] 潘君祥、沈祖炜主编《近代中国国情透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

[4] 李桂林:《中国现代教育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

[5] 《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

推荐访问:新民主主义革命 浅析 中国社会 化与 关系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