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以人民为中心开展新时代对台工作

工作调研报告 时间:2023-07-23 12:40:32

摘 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理应包括台湾人民、涵盖对台工作,不仅适用于大陆内部,也适用于两岸关系。对台工作必须以“中国领土上的特殊地区和特殊人民”来定位台湾地区和台湾同胞;站在整个中华民族发展的高度,从两岸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统筹兼顾两岸的主流民意。“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既是价值观,也是方法论。具体而言,必须坚持“两岸一中”原则和“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及形形色色的分裂主张;必须坚持和平统一方针,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必须坚持把大陆自身发展作为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和关键,通过发展为和平统一创造条件;必须秉持“两岸一家亲”和“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方针,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不因形势的一时变化而改变既定的方针政策;必须坚持面向基层、中下阶层和青年,把促进交流、融合作为基本路径,扎扎实实做好争取人心的工作;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反“独”促统促和统一战线;必须正视两岸关系中的深层次矛盾,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敢于碰硬,主动引领两岸关系克难前行。民意是推动两岸关系继续前进的最大动力。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祖国统一;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378(2018)01-0033-07

一、“以人民为中心”理应包括台湾人民、涵盖对台工作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1]。从广义上说,人民就是老百姓,人民是世间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没有人民就没有一切。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就在于“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2]。“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简言之,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过程中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中共十九大将这一思想写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之中,这对于厘清党内和社会上存在的许多模糊认识,端正党风党纪,密切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凝聚民心民气,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至关重要。全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党的事业和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

毫无疑问,这里所说的“人民”,自然涵盖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大陆13亿多人民,和已经回归祖国、实行“一国两制”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合法居民。但是,“人民”是否包括居住在台湾的2 300多万同胞呢?我们应如何对待这部分比较特殊的人民呢?大陆对台研究界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不尽相同。这是因为,台湾地区迄今在政治上自成一体且与祖国大陆分庭抗礼;目前“执政”的民进党当局主张“台独”,根本不承认台湾属于中国,不接受体现“两岸一中”定位的“九二共识”,拒绝大陆提出的统一主张;台湾多数民众长期受到“反共”“自决”教育,在政治认同、国家认同和身份认同上与我们迥然有别,很多人不愿意或害怕两岸统一,还有不少人是民进党或“台独”主张的坚定支持者。对于台湾同胞,我们究竟应以人民对待,还是应以敌人对待,或者有所区别对待?如果像对待大陆同胞那样对待他们,姑且不论主体意愿如何,仅就客体而言,很多人根本就不接受,甚至敌视、排斥,我们该怎么办?如果待之以敌,以台湾岛内的政治现实来看,恐怕会“树敌过多”,我们的对台工作该如何做呢?显然,以台湾同胞整体为敌的认识和做法,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不恰当的。

第一,从法理上说,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台湾同胞自当属于中国人民的一部分。《反分裂国家法》明确规定:“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地区现行法规也以“一国两区”界定两岸关系,不认为大陆是与台湾无关的另一个“国家”。当今世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175个国家[3]和绝大多数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原则上都认同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事实上,自从台湾光复后,中国政府就一直把台湾同胞看成是自己的公民。

第二,从历史上看,台湾自古属于中国,两岸同胞同文同种,血浓于水,而造成两岸对峙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内战历史遗留问题和复杂的地缘政治等,广大台湾同胞是无辜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没有晚清政府腐败无能,没有日本侵略中国并强行占领台湾,没有国共内战和国际两大阵营冷战,没有美国插手干预,没有国民党政府在台湾实行反共威权统治,或许就不会发生其后许多事情。特殊的经历给台湾同胞心理留下了阴影,影响到他们的历史记忆及对祖国的认同。加上最近20年来台湾民粹思潮泛滥,“台独”势力嚣张,主张“住民自决”的民进党与“台独”势力合流并登上权力巅峰,力推“法理独立”,台湾民众对两岸关系的看法日趋矛盾和复杂混乱。对此,我们应历史地进行分析,不应简单地归咎于广大无辜的台湾同胞。

第三,从现实上看,台湾岛内顽固的“台独”分子是少数,多数台湾同胞信奉实用主义,即重视利益、行动、实践、经验及结果,不重视或不太相信与其相反的事物或说教。通过现象看本质,不少台湾同胞支持“中华民国”,可能与耳濡目染的生活环境与实际生活体验有关;支持民进党,可能与对国民党的表现不满、信仰权力制衡有关;支持“台独”,可能与历史记忆、反共教育、对大陸存在误解、希望台湾人自己当家作主有关;支持“一边一国”或“两国论”,可能与两岸长期政治对立的现实有关。这些主观认知均有客观原因,并不代表最终的、不变的选择。从实用主义出发,台湾民众更重视实践经验和实际结果对自身利益的影响。如果实践证明某个政党的表现不符合自己的期待,某种理论主张行不通或对自身利益不利,他们会自动进行修正。18年来,台湾发生两次政党轮替。民进党二次“执政”后,蔡英文一改过去陈水扁不断制造麻烦的做法,至少在表面上坚持在两岸关系上“不挑衅、可持续、可预测”等,这或多或少体现了台湾民意变化的压力。因此,要用全面、辩证、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宜将台湾同胞看成铁板一块。

第四,从政略上看,对台工作必须坚持统一战线方针。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1]统一战线的基本原理就是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敌人,共同为实现党的目标而奋斗。在台湾问题上,我们的目標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两岸同胞一道携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终实现国家完全统一。因此,必须建立最广泛的反“独”促统促和统一战线。以多数台湾同胞为敌,“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的做法,不符合党的统一战线方针,在兵法上亦属下下策,决不可取。

第五,中国共产党始终从包括两岸人民在内的全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来思考台湾问题,寄希望于台湾人民。1947年“二·二八事件”发生时,中共中央迅速通过传媒表达支持台湾人民反抗国民党当局反动统治的态度。1961年,毛泽东对外宾说:“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指出:在解决统一问题时一定要考虑现实情况,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1982年,邓小平将新时期对台政策明确归纳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995年,江泽民在“两岸关系八项主张”中指出:2 100万台湾同胞,不论是台湾省籍还是其他省籍,都是中国人,都是骨肉同胞、手足兄弟。要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保护台湾同胞一切正当权益。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两千三百万台湾同胞是我们的手足兄弟,没有人比我们更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2005年,胡锦涛表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尊重、信赖、依靠台湾同胞,并且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千方百计照顾和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2008年,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是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力量,也是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重要力量。“台独”分裂势力越是想把台湾同胞同我们分隔开来,我们就越是要更紧密地团结台湾同胞。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岸一家亲”,“两岸同胞是命运共同体”,“国家强大、民族强盛,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每一个中国人生存、发展、尊严的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两岸同胞共同努力。

综上所述,虽然两岸现在仍处于政治对立状态,尚未实现完全统一,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同胞,实现国家统一是我们的既定方针,“以人民为中心”理应涵盖对台工作,涵盖台湾同胞。

二、以“中国领土上的特殊地区和特殊人民”来定位台湾地区和台湾同胞

问题在于,目前中国中央政府的治权尚不能完全及于台湾,我们尚不能像对待大陆和港澳地区人民一样来对待台湾地区的人民。2016年以来,台湾地区的政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两岸关系从马英九时期的和平发展倒退回李登辉、陈水扁时期的紧张对峙状态。台湾岛内民情、政情复杂,“台独”势力正利用民进党“执政”优势,全面推进“去中国化”,强化“实质独立”,为有朝一日实现“法理独立”打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与民进党争夺台湾民心,如何将“台独”釜底抽薪,让“台独”在岛内成为孤鸿哀鸣,是对台工作的重大课题,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如何运用于对台工作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由于台湾问题的特殊性,我们必须以“中国领土上的特殊地区和特殊人民”来定位台湾地区和台湾同胞,应采取有别于大陆和港澳地区的一些特殊政策和特殊做法,做到特事特办。这里的关键是把握好两岸关系的平衡点,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统筹兼顾两岸的社情民意,最大限度地择取两岸同胞利益和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促进两岸关系良性发展,共创两岸双赢的结局。

第一,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两岸一中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及各类分裂主张,维护包括台湾在内的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如上所述,台湾属于中国有着坚实的历史、法理和现实依据,“九二共识”经过两岸有关方面明确的授权认可,得到两岸民意的广泛支持。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涉及国家核心利益,坚持“两岸一中”及“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坚决反对。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1]

第二,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和平统一的目标,但不能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民族复兴、国家统一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梦寐以求的两大目标,唯有解决台湾问题才能实现国家统一。但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同胞,两岸一家亲,“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湾分裂势力搞‘台湾独立’图谋的”[4]。因此,我们坚持和平统一的方针,将和平方式作为解决台湾问题的第一选项,努力创造统一条件,耐心等待时机成熟,不到万不得已决不会轻言动武。但古今中外的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单有和平的一手准备是不够的,没有强大的国防和军事实力作后盾,不仅和平统一不可能,和平发展也不可能。台湾问题的形成有其复杂性,我们必须警惕“台独”分裂势力在外力的支持下铤而走险。所以,不能没有武力准备,不能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人民不信邪也不怕邪,不惹事也不怕事,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5]

第三,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把大陆自身发展作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的前提和关键。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党总结人类社会发展史,特别是中国自身发展史得出的结论。两岸相比,陆大台小、陆主台辅,故大陆理应承担起解决台湾问题的主要责任。习近平指出:“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金钥匙”[6];“从根本上说,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是祖国大陆发展进步”[7]。这一系列论述抓住了两岸关系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了问题的重点。台湾问题久拖不决,关键还在于我们自身的综合实力还不够强大,解决问题的手段有限,对台湾同胞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还不够。这就需要党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当前,对台工作要尽最大努力排除干扰,确保“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能够如期实现。事实证明,只有通过发展才能解决我们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才能缩小中国同美日等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发展差距,才能为实现国家统一创造必要的条件。

第四,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坚持从全民族发展的高度来把握两岸关系发展方向,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不因台湾政局的一时变化而改变既定的方针政策。两岸关系发展历程表明,“两岸同胞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8]。近代以来两岸分分合合,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造成了如今這种局面,但广大爱土爱乡、纯朴善良本分的台湾同胞是无辜的,必须将他们与极少数的铁杆“台独”分子区别开来。习近平指出:台湾同胞因自己的历史遭遇和社会环境,有着自己特定的心态,包括特殊的历史悲情心结,有着强烈的当家作主“出头天”意识,珍视台湾现行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希望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我们完全理解台湾同胞的心情。“历史不能选择,但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创。”[9]2016年台湾政局丕变,两岸关系因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而重新陷入僵局。值此关键时刻,习近平指出:“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两岸同胞对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充满期待,我们不应让他们失望。”“我们对台大政方针是明确的、一贯的,不会因台湾政局变化而改变。”[10]这些重要论断包括了继续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继续走和平发展、反“独”促统之路。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认识到,台湾的发展离不开祖国作支撑,大陆越来越强大,统一是大势所趋,只不过目前统一的时机和条件仍不够成熟;只要两岸继续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和平发展,假以时日,一定可以开创出双赢的结局。这对民进党当局无疑是极大的压力。无论高估马英九时期的台湾民意,还是低估蔡英文时期的台湾民意,都有失偏颇。

第五,以人民为中心,必须面向基层、中下阶层和青年,继续把交流、融合作为基本路径,把争取民心作为对台工作的重点。基层是百姓云集的地方,中下阶层是百姓的主体,青少年是希望和未来。这三部分人的选票足以决定各项选举的结果,决定台湾当局的内外政策走向,成为各派政治势力竞相争夺的对象。争取台湾民心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需要用心开展、点滴积累。譬如,应设身处地地替台湾基层民众着想,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努力扩大台湾民众的受益面和获得感;应继续推动全方位交流,增进两岸百姓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缩小彼此在观念、情感和认同上的距离;应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式发展,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互补互助、互利共赢;应把做台湾青年的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2016年11月,习近平在会见洪秀柱时说:两岸关系形势越是复杂严峻,国共两党越是要为民谋利,准确把握两岸社情民意脉动,开好解决两岸同胞尤其是基层民众需求的方子,创新方式,深入基层,带动更多民众参与到两岸交流中来。中共十九大报告宣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我们将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应该承认,在两岸关系陷入僵局的当下,开展“三个面向”的工作有一定的难度,但也不是不能作为,关键要把握反“台独”与争取民心、政治从严与交流从宽的界线,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注意区别对待、宽严有度、有张有弛、有理有利有节。

第六,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反“独”促统促和统一战线。分清敌我友历来是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首要问题。中国共产党主张:台湾任何政党,只要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流对话、协商谈判,什么问题都可以谈[11]。对于那些曾经对“台独”抱有幻想、主张过“台独”甚至从事过“台独”活动的人,也要努力争取团结[12]。无论是谁,不管他以前有过什么主张,只要现在愿意参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我们都欢迎[13]。这里的“任何政党”,包括了所有认同两岸一中原则、反对“台独”的泛蓝政党,也包括了泛绿阵营的各个政党。这里的“无论是谁”涵盖了各个阵营的人物。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即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建立最广泛的反“独”促统促和统一战线。为此,必须依靠一切反“独”促统促和的力量,争取暂时观望的中间力量,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极少数的“台独”顽固派。毋庸讳言,我们内部在建立什么样的反“独”促统促和统一战线的问题上认识不尽一致,存在着重视国民党、轻视亲民党,重视深蓝、轻视中间和浅绿势力的倾向。对于这种倾向,对台工作实践中需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在台湾特殊的环境里,亲民党可以在红蓝绿之间搭起一座特殊的桥梁,有助于促进台湾岛内民意发生化学反应,避免形成铁板一块。应密切关注国民党的最新变化,评估其民意基础变化情况,稳妥地与其打交道。对于民进党及蔡英文来说,只要其不顽固到底,我们也应留有余地。

第七,以人民为中心,必须正视两岸之间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勇于接受挑战,牢牢掌握话语权和主导权,主动引领两岸关系沿着正确方向克难前行。两岸关系发展进入深水区后之所以突破艰难,原因就在于两岸之间以及台湾内部存在着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例如,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展道路与生活方式之争,统“独”之争、蓝绿之争等,这些矛盾问题因为既关系到两岸,还关系到国际环境,既涉及经济社会文化,还涉及政治外交军事,不可能通过有限的交流就得到彻底解决。唯有正视这些矛盾问题,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继续前进。正视之道,一方面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谋划从根本上解决台湾问题的方案;另一方面要深入对台工作第一线解决问题,推动两岸关系向纵深发展。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本着以民为本、以全民族发展为念、实事求是态度、坦荡包容胸怀和大无畏精神,领导对台工作取得了极大的突破。譬如,促成“张王会”,开启了双方两岸事务部门负责人互称官衔、直接互动的大门;举行“习马会”,开创了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面对面进行政治沟通的空前纪录;针对台湾同胞对我可能强行统一的顾虑,提出“国家统一不仅是形式上的,更重要的是两岸同胞心灵契合”;针对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领导权和正面战场的作用问题上存在的分歧,提议“支持鼓励两岸史学界携起手来,共享史料、共写史书,共同弘扬抗战精神,共同捍卫民族尊严和荣誉”,并对正面战场对抗战胜利作出的重要贡献给予了高度肯定[14];针对台湾民众长期以来对大陆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等的质疑,提出“两岸双方应该相互尊重彼此对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的选择,避免让这类分歧干扰两岸交流合作,伤害同胞感情”[8]。“我们尊重台湾同胞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同时,台湾同胞也需要更多了解和理解大陆13亿同胞的感受和心态,尊重大陆同胞的选择和追求。”[13]上述举措对促进台湾问题的解决、争取台湾民心和海内外舆论,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较之以往的提法更加言简意赅,立意和站位更加高远,不仅适用于大陆内部,也适用于两岸关系。“以人民为中心”既是价值观,也是方法论,是术更是道。

三、民意是推动两岸关系继续前进的最大动力

在台湾及两岸关系问题上,以人民为中心,必须站在整个中华民族发展的高度,从两岸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统筹兼顾两岸的主流民意。一方面要坚持少数服从多数、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另一方面要提倡两岸一家亲、摆事实讲道理、多数尊重少数,不搞以大欺小,促进相互理解、相向而行、互利互惠、合作共赢。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国的主体,大陆应承担起处理好、发展好两岸关系的主要责任;作为中国领土一部分的台湾和中华民族成员的台湾同胞,也有责任维护好祖产,认清历史发展大势和时代潮流,以台湾长远发展为念,妥善处理好与大陆的关系。我们只有坚定“四个自信”,对人民有信心,对自己有信心,对和平统一有信心,才能牢牢掌握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妥善处理好反“独”与争取民心、反“独”与促统、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和平为主与不放弃使用武力以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之间的关系。

能否妥善处理台湾问题,走出一条既令大陆同胞满意,又令台湾同胞可以接受,也令世界称许的两岸统一之路,是世界观察中国道路、中国方案的重要指标,也是对中国能否引领世界向更好方向发展的重要检验。显然,如果我们把这个问题处理好,中国道路和中国方案的说服力和影响力将会大大增加,中国的国际地位将会更上一层楼,21世纪将注定成为中国世纪。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两岸关系问题发表的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对台大政方针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了中央对台湾问题的透彻把握,对两岸关系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对如何解决台湾问题的全盘思考,以及善于把顶层设计、目标导向、底线思维和路径建构有机结合并转化为具体实践的高超能力。中共十九大报告将“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并据此提出了新时代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与主要任务,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和全面贯彻落实。

当前,国际形势、台湾政局均出现了新的变化,两岸关系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可以判断,在民进党“执政”期间,两岸关系暂时看不到突破的希望,将继续处于僵持、角力的状态。但我们不能无所作为,要利用目前的状态重点做台湾基层群众的争取工作,为两岸关系的下一步突破厚植民意基础。毫无疑问,只有民意才是迫使民进党改变的最大压力,只有民意才是推动两岸关系继续前进的最大动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N].人民日报,2017-10-19(2).

[2] 中国共产党章程[EB/OL].[2017-11-04].http:///news/txnews/cnnews/sh/2008-03-05/225221.html.

[13] 吴亚明.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N].人民日报,2014-09-27(1).

[14] 吴储岐.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台湾各界代表人士[N].人民日报,2015-09-02(1).

推荐访问:新时代 对台 工作 中心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