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浅析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工作调研报告 时间:2022-03-26 10:08:50

摘要:经济全球化不但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而且也要求社会主义理论要与时俱进。文章提出我国必须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D66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05-0001-02

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由各国市场开放带来的市场经济体制全球化。随着全球市场逐步开放,势必会推动商品(包括服务)、信息、技术及生产要素跨境流动的不断增加,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从国家内部扩展延伸到全球,因此,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影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世界经济增长和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经济全球化是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其主要动力来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因而它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向全球扩张、试图把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危机转嫁给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表明了垄断资本主义要在全球范围内追求利润的目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当今经济全球化浪潮,是以苏联和东欧等一大批原社会主义国家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失败后融入资本主义体系为背景的。它表明,资本主义还具有继续存在和发展的生命力,我们不能不正视这一历史事实。面对这一事实,一些重大的现实问题就摆在我们的面前:马克思主义“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论断是否科学?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经济全球化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经济全球化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几次科技革命又都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发端,因而资本主义在经济全球化中起着主导作用。许多经济运行规则,都由资本主义国家和有关组织制定和实施,其结果必然是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利。同时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范围的贫富差别,绝对贫困的国家不是减少而是增加,由20世纪60年代的20多个增加到现在的50多个。

尽管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它不仅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反而加深了这个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不仅表现在国内,而且表现在国际上。如西方国家的财富虽然不断增加,但这些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生产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资本在全球流动,使全球经济紧密融合在一起。国际金融的扩张和投机性,潜在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导致金融危机频繁爆发。所以经济全球化对资本主义国家并不都是风光无限。社会发展规律是不可抗拒的,经济全球化正在加深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论断仍是科学的。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

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不变的教条,社会主义也没有刻板的模式,经济全球化要求社会主义理论必须与时俱进,必须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发展。当代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对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它既要求人们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同时也为人们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提供了更实际更详细的材料和手段。

在20世纪,社会主义曾经得到很大发展,后期却出现了严重挫折。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互有消长,处于既矛盾又共存的状态。资本主义要完全消灭社会主义不可能,社会主义要很快代替资本主义也不现实。这种状况,不仅在21世纪将持续下去,也可能会在更长的时间持续下去。当然,社会主义最终会取代资本主义,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邓小平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主义现在已经在现代资本主义的一切窗口中出现,在这个最新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前进一步的每项重大措施中,社会主义已经直接地、实际地显现出来。”

过去我们对社会主义发展的长期性、曲折性认识不足。以为革命胜利后很快就会建成社会主义,不要很久就会取得最后胜利。这主要是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不够,往往脱离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把共同贫穷当成社会主义。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条件,“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纵使你宣布已建成了社会主义,也是不能巩固的。新的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我们进一步领会了邓小平的思想,看清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对实现社会主义的重要性。我国原来经济文化落后,革命成功后必须经过相当长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建成发达社会主义,乃至实现共产主义则需要更长的时间。邓小平说:“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

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市场的全球化。各国通过世界市场紧密联系起来,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促进共同发展。长期以来,我们把市场经济当成资本主义,把计划经济当成社会主义,关起门来搞建设。邓小平指出:“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不搞市场,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是自甘落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在这个理论指导下,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既保持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又发展了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吸纳了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把自己融入到世界当代现代化的进步潮流。

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在政治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和革命道路。这是我们取得过去来之不易的伟大成就的最宝贵经验,也是我们置身于经济全球化大潮,面对强大的资本主义全方位的攻势,赢得比较于资本主义的竞争优势,开创社会主义美好前程的最大优势。

鉴于目前世界上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并存的客观现实,我们还要全面认识正确处理同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同发达国家既矛盾斗争又借鉴合作的关系。现实中代表两种制度的国家之间的矛盾斗争是错综复杂,有时又是十分激烈的。对我们来讲,不管国际形势如何变化,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原则立场决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动摇。动摇了这一点,面对依然强大的资本主义的攻势,我们就丧失了根本,就丧失了“比较优势”所在。但同时,我们还要看到,社会主义不是离开人类文明发展大道产生的故步自封的社会,无论是其运动、思想还是社会形态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没有脱离开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世界背景。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再像过去那样闭关自守搞封闭,社会主义是没有出路的。因此,要善于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某些成功经验,充分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来发展壮大我们自己。这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那样:“我们发挥社会主义固有的特点,也采用资本主义的一些方法,是当做方法来用的,目的就是要加速发展生产力。”针对当时一些人这样那样的担心,他又回答说:“这样做是否违反社会主义原则呢?没有。因为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了两条,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

(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发展是我们的第一要务。社会主义国家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与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要想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与资本主义一争高低,立于不败之地,根本上还是在于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努力创造出比资本主义高的劳动生产率。用邓小平同志的话说就是:“中国能不能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关键就看能不能争得较快的增长速度,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而这就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并不是只要经济或者说只有先把经济搞上去了,一切问题就解决了或才有可能解决。这是因为,从国际方面来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来都不希望当今世界再崛起一个或几个在综合国力上能与它们平起平坐的国家,特别是无法容忍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与之根本不同的社会主义国家真正发展壮大起来,这些发达国家无时无刻不在想尽各种办法干扰、破坏我们的建设大局,力求达到削弱我们的国家实力的险恶目的。当前的主要表现是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加强对落后国家的资本输出和市场侵占的同时,加紧从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上对这些国家的渗透和影响。从国内方面来看,社会主义国家推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策,不可避免地给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对此,如不加以正确引导,任其发展下去,必将影响和阻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

以上两个方面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共同构成了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原则立场的现实处境。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有人担心中国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这个担心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但“我们不能拿空话而是要拿事实来解除他们的这个忧虑,并且回答那些希望我们变成资本主义的人”。为此,就要求我们在对外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紧建设植根于民族传统而又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立足于本国实际而又充分吸收世界各国文明成果的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力争在建设强大的物质文明的同时,把精神文明建设也搞好,从而为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始终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三)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正确处理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的相互协调与合作已成为主旋律,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抓住这个大好时机,锐意改革,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发展壮大自己。然而,经济全球化也为某些西方大国肆意干涉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内部事务提供了“名正言顺”的借口,它们到处鼓吹和宣扬“西化”,妄想用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制度和观念来一统世界。在这种观念支配下,一些西方大国在与社会主义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交往时,往往附带许多政治条件,也就是利用其科技和资金的优势达到某种险恶的政治目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原则立场是:在整个对外开放过程中,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立场,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牢牢把握发展自己的主动权。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想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必须立足国内,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艰苦奋斗,按照本国的实际情况,独立自主地干革命、搞建设,而不能主要或完全依靠外来力量。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看到,经济全球化并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规律。但是,我们还应看到,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仍是一个漫长的曲折的历史过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应立足于与资本主义长期共存,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主动在与资本主义的交往、联系与斗争中壮大和发展自己,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使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提高社会主义的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才能最终在与资本主义的较量中取得胜利。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4.

[2]薛汉伟,陈锡喜.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靳辉明,罗文东.当代资本主义新论[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4]司正家.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5]汪碧云.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推荐访问:浅析 经济全球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背景下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