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颁布新的《医师资格考试违规处理规定》等

市场调研报告 时间:2021-08-04 10:18:27

本刊讯为规范对医师资格考试违规行为的认定与处理,维护医师资格考试的公平、公正,保障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考生、从事和参与医师资格考试工作的人员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及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于2005年9月7日颁布并施行《医师资格考试违规处理规定》。

《医师资格考试违规处理规定》分为4章32条,对考试违规行为认定与处理程序等都做了详细和明确的规定。该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此前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颁布的《医师资格考试的违纪处理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拒救急危重伤病员将被处罚

从2005年10月1日起,青岛市的急救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如拒救急危重伤病员,将被处罚乃至追究刑事责任。法律界人士认为,新办法充分体现了政府对公民生命健康权的尊重。

新的《青岛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规定》规定,社会急救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应当执行首诊负责制和24小时应诊制。急救医疗机构应当保证在接到呼救指令后3分钟内出车,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利用值班救护车执行非急救医疗任务。对不在规定时间内派出救护车、不执行首诊负责制和24小时应诊制的急救机构,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1000元罚款。擅自动用社会急救医疗值班救护车、药械和设备执行非急救任务的,急救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推诿或拒绝抢救急、危、重伤病员的,卫生行政部门对责任单位可处警告或5000元罚款,对责任人可处警告或1000元罚款;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该规定同时提出了社会各界在急救工作中的责任。

(吴允波/新华社)

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将举办

“全国医药卫生行业首届技术与科研成果网上展览”

本刊讯为加强人才智力交流,推广医药卫生行业各类技术与科研成果,提高科研成果的生产力转化效率,为各类科研成果提供合作和获取投资机会,为社会广大投资机构提供医药卫生领域的投资平台,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定于2005年11月18日-12月18日在中国卫生人才网(www.21wecan.com.cn)举办“全国医药卫生行业首届技术与科研成果网上展览会”,并编发《全国医药卫生行业科技成果荟萃》。

凡拥有医药卫生行业各类技术和科研成果的单位及个人以及对医药卫生行业各类技术和科研成果有兴趣或投资意向的单位及个人均可免费参展。参展标准为:(1)获得国家专利、省部级证书的技术、科研成果(2)获得地(市)级以上奖励、认证的技术、科研成果;(3)地(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推荐的技术、科研成果。参展的技术和科研成果将在网上被分为医疗技术、生物技术、药品、医疗器械、其它五个类型从不同的端口进入各自的展览大厅;每项技术或科研成果在展览大厅里都有各自的图标,点击进入后是该项技术和成果的详细介绍,可配以照片、图像、视频影像;参展的每项技术或成果都有各自的留言版,并提供视频交流功能。

重新认识手术治疗肿瘤作用

据湖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主任医师朱又华介绍,手术在治疗肿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大部分早期肿瘤,手术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外科医师在帮助患者对抗肿瘤的过程中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除了肿瘤的分型、分期和分化等客观因素外,外科医师是影响肿瘤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朱主任认为,手术在肿瘤治疗中的主要作用有:一是只要条件允许,手术能全部切除病变;二是当单纯手术不能切净肿瘤时,手术将是综合治疗的重要部分;三是作为晚期肿瘤的姑息治疗的一种方法。

无论手术的目的、方法如何,应该强调外科医师在利用手术这一手段治疗患者的时候,肩负着重大的责任。裘法祖院士的话感人至深“当病人把生命交给你的时候,对医生是多么的信任,我们不能辜负这份期待。”因此,外科医师对所治疾病要有足够的了解,要尽量收集与疾病有关的各方面信息,如病理分型,病的状况等。

外科手术对大多数早期实体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果诊断正确,处理恰当,根治性手术即能成功治疗。传统的肿瘤根治性切除术是指完整地切除该器官及其引流的区域淋巴结。但现代的手术方式有多种选择:单纯器官切除、保守性手术、器官重建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的非浸润癌的局部切除,各种腔镜(钥匙孔)手术等,既保留功能,又根治肿瘤,取得了良好效果。而这关键在于医师确定合理的手术方案。

与早期癌症相比,晚期肿瘤的治疗应更加慎重,因为病情有进一步恶化的危险。在过去30年里,外科手术在晚期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发生了很大变化。恰当地处理晚期肿瘤需要丰富的经验,甚至有时要放下手术刀,进行其他方面的尝试,如化疗和介入治疗等。

无论肿瘤的治疗从哪里开始,手术在肿瘤治疗中仍占重要地位,担此重责的外科医师,有必要虚心学习,增长知识和经验,同其他学科密切合作,因为你的决策是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江世虎张智/《健康报》)

WH0发布基本药物用药指南

为倡导安全和经济有效地使用药物,世界卫生组织(WHO)不久前公布了第一版WHO规范处方药物集。这是对WHO基本药物名单上的所有325种药物提供全面信息的第一个出版物。它所提供的信息包括推荐药物使用剂量、不良反应、禁忌证和使用这些药物的注意事项。正确地使用这一工具书能够提高患者用药时的安全性并限制逐渐升高的药品费用。

不良处方习惯在世界各个国家都十分常见。这种习惯导致了无效治疗和不安全治疗,加重病情或延长病程,并对患者造成损害。另外,不正确的治疗增加了患者医疗、保险费用和政府的负担。

新的处方集旨在成为各国政府机构的规范,不同国家可以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自己国家的处方集。处方集的颁布与发展中国家尤为相关,因为在发展中国家中,商业性的宣传材料往往是医疗工作者、处方药医师和患者获得药物信息的唯一来源。WHO处方集对私人处方药医师可能同样适用,正因如此,处方集可使发展中国家的药品价格降低。 WHO基本药物和药物政策部的Hogerzeil医师说:“不幸的是,发展中国家有时不能够获得公正的药物信息。处方集旨在解决这一问题,它所提供的信息是完全来自科学证据的。”

据估计,只有2/3的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使用基本药物。对这些国家而言,药物费用可能占整个卫生事业预算的40%。因为药物费用对医疗服务质量和治疗费用的显著影响,基本药物的选择和正确使用成为改善医疗服务状况的最有效的方法。

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发达国家,在这些国家中,医疗保险的问题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焦点,也是政策争论的焦点。

WHO基本药物规范处方集近期纳入了12种治疗HIV/AIDS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WHO编撰这一处方集的目的

在于将药物使用在重点疾病,提供最为安全、经济有效的药物,并使用药费用尽可能地被接受。例如,该处方集上的绝大多数药物都是熟知的、疗效确切的药物,这些药物的专利期已过,并可能从多种渠道获得。

《中国医药报》

我国现行有效卫生标准有1169项

本刊讯日前,卫生部新闻办公室、卫生政策法规司、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在京召开卫生标准宣传周新闻通气会,介绍了建国56年来,我国卫生标准工作取得的辉煌成绩和对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

卫生标准是保障健康的基准,它是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的产物。一般而言,有健康问题的地方,就需要有卫生标准。所以,卫生标准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内容十分丰富。经过50余年的努力,我国卫生标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对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文献记载,旧中国除调味品、饮料、熟肉制品等卫生标准外,其他卫生领域几乎是空白。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卫生标准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20世纪80年代初,卫生部专门成立了全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下设7个专业卫生标准委员会。到1997年第四届全国卫生标准委员会成立时,其下设专业委员会已发展至14个。第五届全国卫生标准委员会还成立了卫生标准管理委员会,专门负责提出卫生标准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决定卫生标准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目前,卫生标准工作已建立起了比较健全的组织机构和运转协调、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为卫生标准事业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障。

经过几代卫生标准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卫生标准的数量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迄今卫生部已组织制定并批准各类卫生标准1800余项,现行有效1169项,涉及食品卫生、环境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放射卫生、化妆品、消毒、职业病诊断、放射性疾病诊断、地方病与寄生虫病以及传染病诊断和控制、临床检验、血液等领域。其中国家标准(代号GB或GB/T)731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代号GBZ或GBZ/T)248项,卫生行业标准(代号WS或W/T)190项。一个以国家标准为主体,行业标准为特色的卫生标准体系初步形成。同时建立了一支卫生标准专家队伍,卫生标准研制体制日趋完整。

灾难医学拓宽医生“视野”

随着全球各种各样灾难的经常发生,以及灾难给人类健康、生活造成越来越多的破坏和威胁,以研究和实施灾难医学救助、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挽救人的生命安全为基本目的的灾难医学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一现象提示人们,医学的视野已经或正在超出传统的医院内行为,而扩展到环境、生态、文化与人类身心健康相关的大医学范围;医学的功能也已经或正在从主要以提供对个体医疗诊治的单一功能扩展为提供社会公共卫生紧急决策、紧急救助、社区预防与保健的跨学科理论与实践的复合型社会功能。这一点从灾难医学的发展可见一斑。以灾难医学的发展为线索重新思考医学的本质,不仅有助于加深对灾难医学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的了解,还有助于从哲学文化的层次认识医学的本质,回答“医学最终是什么”的问题。

学术界认为,灾难医学是研究为受灾伤病员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科学,它主要研究各种灾难对人体损害的规律,制订合理的卫生保障方案;动员必要的卫生力量并将其组成严密的救援网络;充分发挥医学科学技术能力;控制灾后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保护灾区居民健康。目前,灾难医学的发展趋势正在从医学紧急救援向灾难综合预防,以及灾中、灾后中长期医学、社会、人文系统手段的防控与干预并重方面转向。

这种转变体现了人们对灾难带给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威胁和破坏的系统性认识与把握,体现了人类生命与健康“三维”属性的内在规定在学术性与现实性上的有机统一,标志着现代医学模式实现了根本性的转变。

由于灾难对人类的生命与健康最具杀伤力,对人类心灵的创伤最具持久性,对社会的安定与发展最具破坏性,对国际间的政治、经济走向最具制约性。因此,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灾难在其本质属性上具有直逼人类生命与安危极限的特点,由此决定了灾难医学具有与生俱来的崇高的人文色彩。

灾难是人的灾难,医学是人的医学。灾难医学将人的生命生存、健康维护、生命质量、生活质量等具有哲学意味的话题引入了医学现代化的建设之中,促使我们重新思考。联系眼下医学人文缺失的现象,这种思考多少具有了理论与现实意义。其实,何止灾难医学,医学这个家族,由于关乎人之性命与安危,对每一生命个体的尊重与关爱,对医务人员来说,是个体技术与道德的历练与升华对一个社会来说,是对生命终极关怀的文化追求。可以说,灾难医学将医学的问题带人极致。解读灾难医学,还可以了解“医学最终是什么”。

(赵美娟/健康网)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出台医疗机构上网卖药被叫停

本刊讯向个人消费者提供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的企业,只能在网上销售本企业经营的非处方药,不得向其他企业或者医疗机构销售药品;参与互联网药品交易的医疗机构只能购买药品,不得上网销售药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出台《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对我国互联网药品购销行为作出规范。据悉,该《暂行规定》自今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暂行规定》对从事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企业的行为作出了具体要求:必须经过审查验收并取得资格证书;不得参与药品生产、经营;不得与行政机关、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存在隶属关系、产权关系和其他经济利益关系;负责审核参与交易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的从业资格及其交易药品合法性。

规定要求,企业不得利用自身网站提供非本企业生产或者经营的药品交易服务;必须在网站首页显著位置标明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机构资格证书号码;向个人消费者提供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的企业,应当具有依法设立的药品连锁零售企业。互联网药品交易包括不仅指药品的交易,还包括医疗器械、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网上交易。

中国急需专业护理人才

记者从近日在昆明召开的“中国社会化养老发展趋势与对策论坛”上获悉,中国目前急需专业护理人才。据了解,国际上医护平均比例为1:2.7,中国的数据仅为1:0.61。国内从事养老护理的工作人员为100万左右,绝大多数是没有经过护理专业知识培训的农民工或下岗职工。

这一现状给养老机构造成很大困难。全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超过9400万,其中不能自理的达到1100万。如果按国际标准来算,大约需要专业护理人员220万人,是目前人数的两倍多。 专家认为,原因在于政府部门、医院和养老机构缺乏科学的护理观念,“重医轻护”,对相关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有所忽视。

(李倩/新华网)

卫生部推荐《马尔堡出血热诊断和治疗方案》

2005年7月12日卫生部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发出《关于推荐<马尔堡出血热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通知》,该方案由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定。

马尔堡出血热(Marburghemorrhagicfever,MHF)是一种以急性发热伴有严重出血为主要表现的传染性疾病,经密切接触传播,传染性强,病死率高。1967年秋,德国马尔堡、法兰克福和前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几家疫苗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因在实验中接触一批从乌干达运来的非洲绿猴后,同时爆发一种严重出血热。马尔堡疫苗研究所首次从上述患者的血液和组织细胞中分离出一种新病毒,因而命名为马尔堡病毒(MarburgVires),其所致的疾病称为马尔堡出血热。《马尔堡出血热诊断和治疗方案》内容包括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后、预防、参考文献等部分。

我国临床心理师职业尚属空白

“超过50%的生理疾病患者存在各种心理问题,其中仅10%能被临床医师识别,得到正确治疗的更少。”在第1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上海市心理专家亮出的数据令人一惊。

藏在临床病人心底的“结”,该由谁来解?某三级大医院负责人透露,由于无法忍受病痛折磨,医院每年总有几名患者选择自尽,有过轻生念头的也不在少数。在肿瘤、骨科、老年病等慢性病科室内,几乎每名患者均出现焦虑、抑郁症状,且难以自拔。面对病人的这种心理现象,绝大多数临床医师爱莫能助。上海市第六医院骨科医生唐剑飞说,本科虽学过心理医学,但具体如何操作并不明了。有时想要宽慰患者,又怕对病情说得过于轻描淡写,而对长期治疗产生负面影响。

沪上少数意识较强的医疗机构内,已为患者专门开设丁心理咨询门诊,可效果远不如预期的好。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一年多前开出“心灵小屋”,却门可罗雀。“50元一小时的门诊,价格有点贵”、“犯心病,还需要特意看一次吗”、“接受治疗心情已经够差的了,更别提再多出一种病来……”专家剖析认为,人们对心理疾病的认知有限,是心理咨询门诊“供过于求”的根本症结。

部分精神科医生、临床医师建议,应对社区工作者、志愿者进行心理干预的专业知识培训,从而使患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心理治疗,减少不必要的抵触情绪,也可间接提高市民对心理疾病领域的知晓率。事实上,这种做法在香港、新加坡等地已相当普及。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谢斌表示,关键是要填补医疗领域“临床心理师”的空白。在美国、欧洲一些发达国家,“临床心理师”人数甚至多于临床医师,而该专业在我国才刚起步。他认为,可先对临床医师进行普及型专业教育,掌握心理疾病基本治疗。在此基础上培训一批具资质的“临床心理师”,实现为病人祛除心病的目的。

(顾泳/解放日报)

我国康复人才匮乏前景看好

“我国从事康复服务的队伍只有5000人,而整个社会需求是35万人,只能满足需求量的1/70,康复人才的匮乏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康复事业的发展,但同时也说明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参加在兰州举行的第三届全国省残疾人康复中心主任会议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执行理事长汤小泉向记者透露。

汤小泉说,我国有6000多万残疾人,国际上通行的标准认为,60%的残疾人需要康复,按此计算我国需要康复治疗的残疾人就有3600万人。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远不止这个数字,比如全国的41万脑瘫患者、93.5万肢体残疾人、600万脑中风患者和1600万精神患者都有康复需求,全国1.2亿老人中的50%也有康复需求,但从“七五”以来,我国接受过康复治疗的人只有1000万。

分析我国康复医疗滞后的现状,汤小泉认为,除了人才缺乏外,影响康复事业发展的还有投入少、认识不足、残疾人收入低等制约因素,但随着康复中心网络的建立健全,人才缺乏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中残联社会服务指导中心主任赵悌尊说,到今年6月份,全国已有30个省(市、区)建立了省级残疾人康复中心,但人才缺乏的矛盾突出,据统计,目前全国省级康复中心只有1477名工作人员,康复治疗和训练床位只有1228张,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据汤小泉介绍,国外的康复医师是从医学专科毕业后,经临床工作两年后,再学习3年的康复专业理论知识,然后经考试合格才能从事康复工作,而我国的康复事业在上世纪80年代初才起步,目前的康复人才队伍主要来源于对原来的理疗和临床医师进行培训,同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此外,康复人才队伍结构也有局限性,从事聋哑、肢残等传统康复服务的人较多,而能够提供心理、精神等方面服务的人才更是严重匮乏,满足不了人们对康复的要求。

据了解,我国已经注重对康复人才的培养,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同济医科大学、中山医科大学都在培养康复医师,全国已有21所大专院校成立了康复医学系,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正在酝酿通过网络教学的方式加大培养力度。

(新华社)

2700艾滋患者接受中医药治疗取得初步成效

截止今年六月,河南、河北、安徽、湖北、广东等五省接受中医药治疗的艾滋病人已达到2700人,比原计划治疗人数增加了397人,其中有2477位患者接受治疗已超过6个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工作组织协调小组提供的这一消息称,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受到病人、病人家属和当地政府的欢迎。接受治疗的病人情绪稳定,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增强了战胜疾病、生产自救的信心,促进了当地的社会稳定。

有151名病人接受中医药治疗的河南南阳宛城区政府强调,这一项目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达到了病人满意、家属满意、群众认同的效果。

从2003年开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选择河南、河北安徽、湖北、广东等五省开展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去年又增加了北京市和江西、湖南、广西、云南、陕西五省、区。中央财政先后投入3600万元人民币专项资金,计划为6800名艾滋病病人进行中医药关怀治疗。

为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工作组织协调小组、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专家咨询组和中国中医研究院艾滋病中医药防治中心,制定了《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管理方案》,对项目实施各级医师的职责、药品发放服药制度、工作流程以及保障措施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同时举办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骨干培训班,为项目培训了近五百名中医药管理和技术人员。

有关专家指出,项目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病人服药后,常见的腹泻、恶心、汗多、气短、乏力等临床症状有较大改善,特别是对抗病毒药物引起的毒副作用明显缓解,未发现中医药治疗有明显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具有

较好的安全性。对1107例患者的病例分析显示,中药治疗以后临床症状体征不断得到改善,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免疫功能有积极作用。

因此,他们认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的实施,不仅丰富了艾滋病临床治疗手段,为不能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病人提供治疗,扩大了政府实施关怀救治的范围。而且通过配合西药进行治疗,提高了病人对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同时建立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管理体系,初步形成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技术方案,组建了一支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队伍,形成了一个较好的工作机制。

(中新社)

专家正在以纳米技术研制人造韧带和肌腱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研究人员正以纳米技术研制人造韧带和肌腱,希望最终制成绝对有效的人造韧带和人造肌腱。目前这项研究有望取得突破。

运动造成的韧带或肌腱损伤,是不容易医治的伤害。现有的韧带损伤治疗法一般容易以失败告终。这种疗法以自体移植、异体移植和人造韧带为主。自体移植就是从切除自身其他韧带移植到受伤处,异体移植则使用他人捐献的韧带。而现有的人造韧带则没有使用组织工程这种高科技手法。

新加坡从事人造韧带研究的是国立大学的郭子洪博士和杜寿禄博士。郭博士又是杨潞龄医学院整形外科研究副教授,杜博士则是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副教授。他们在介绍这个项目的研究时,将制造人造韧带和人造肌腱比喻成以土木工程建造钢骨水泥大厦。钢骨水泥大厦以钢筋钢骨为骨架,灌以水泥建成;人造韧带则是以组织工程制造,是以生物材料制成的支架为骨架,然后铺上千细胞制成。

支架以一种称为聚乳酸与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简称PLGA)的材料制成。PLGA是一种会生物降解的材料,在体内分解后不会危害身体。PLGA合成粗细约零点七毫米的丝,再织成渔网状的支架。对于干细胞来说,这片渔网的孔洞依然太大了,所以杜寿禄再以纳米科技,在孔洞中填入只有四百纳米粗细的网状细丝(一百纳米大约等于头发直径的千分之一)。这么一来,干细胞便会被“渔网中的渔网”抓住。

杜寿禄说,当支架做好后,便可以在上面铺上一层干细胞。干细胞取自人体的骨髓,会生长成任何组织器官。大约只要四个星期左右,支架就会降解,剩下细胞组织。

郭子洪说,为了把干细胞和支架培养成韧带,他们还利用生物反应器让细胞组织不断收缩和伸展,让干细胞生长成韧带组织。

他们打算在明年一月在兔子身上做实验。兔子实验成功后,还须要把实验扩展到体型较大的动物如羊和猪身上,最后才进入人体临床实验阶段。郭子洪估计,这种人造韧带至少还需十年的时间,才可以正式成为治疗韧带和肌腱损伤的疗法。人体临床实验至少得观察七、八年,收集数据,最后得经过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的批准。

目前,除了使用PLGA,他们也利用其他更优越的生物材料,例如蚕丝。蚕丝更为坚韧,可以制成更好的支架,这意味着人造韧带和肌腱更为强韧,治疗效果更好。

以生物支架和干细胞除了可以制成韧带和肌腱,也可以用来修补损伤的皮肤和器官,甚至有制成血管的潜能。

(中新社)

推荐访问:卫生部 资格考试 颁布 医师 违规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