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日本博物馆的防震对策

市场调研报告 时间:2023-06-18 18:30:06

四川汶川大地震不仅给灾区人民财产和生命带来巨大损失,也给当地博物馆和收藏家带来了很大损失。日本是世界有名的地震大国,同时也保存有大量的国宝和重要文物,在过去的岁月里,这些文物因地震几度遭到破坏,特别是1995年1月17日的阪神大地震,造成死亡6400余人、伤4万余人,倒塌房屋10万余栋、半坏13万栋,经济损失巨大。博物馆的建筑虽然没有倒塌,但有些文物库房损坏严重,文物架和陈列柜翻倒,一些文物自身翻倒或落下摔碎等,损失惨重。当时,中国的文物展“秦始皇及其时代展”正在日本展出。在地震的前几天,恰逢名古屋展场结束,兵马俑等有关文物基本包装完毕,地震当日正准备运往神户市博物馆布展。设想如果地震再晚几天的话,兵马俑及相关贵重文物将蒙受巨大的损失,这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日本奈良大学文学部文化财学科教授西山要一先生在阪神大地震后,对以震中附近的兵库县、大阪府、京都府为中心,东到爱知县,西到岛根县、香川县等共11个府县进行了详细调查,确认国家登录的受损文物共339件,未登录的文物损害多达10万件以上。受灾最严重的博物馆当属位于7级地震地区内的神户市博物馆、芦屋市美术博物馆、财团法人辰马考古资料馆、北淡町历史民俗资料馆等等。

展厅里文物展品受到损害的现象有如下几种:一是展台或展柜的损坏现象,包括由于剧烈摇动造成展台或展柜里文物展品的翻倒或滑落;展柜的玻璃破碎落下造成文物损坏;展柜上部用作散光的格子因振动落下,砸伤文物;斜面展示台的文物滑落损坏;可移动的展柜因地面摇动,大多移动1~2米,其中一部分展柜因撞到墙、柱或其他展柜时,造成文物翻倒,甚至飞出的现象,还有的展柜在滑动中碰到障碍物翻倒,柜中文物自然也就损坏了。同时,因展柜滑动了1~2米左右而柜中的文物完好无损的例子也有。

二是展厅里的损坏现象,包括很多展板、说明牌都因悬挂不牢而落下造成文物损坏;天花板上等照明灯具落下造成文物损坏。展厅采光的玻璃碎裂、落下造成文物损坏。

三是库房里的损坏现象,包括组合式的文物架,因未与房顶连接固定、只固定了底部造成很多翻倒,使得许多文物损坏。而订做的文物架,特别是架与架之间(上部)进行了整体固定连接,所以没有翻倒现象。另外木制的文物架因边缘有高起的棱缘,再加上架表面有防滑处理,所以基本上没有文物滑落损坏,而金属文物架上裸放的文物,大多都滑落到地面上而受到损坏。另外,由于地震造成水管破裂或机械失灵,而造成展厅和库房进水使文物受到损坏;由于长时间断电,展厅、展柜及库房的温度和湿度无法调整,极度的温度、湿度变化造成了部分贵重文物的损坏。

鉴于以上教训,日本各界也认识到对文物展示和保管采取有关防震对策的重要性。争取在既要保护好文物,又不能减弱展示效果的前提下,增加各种各样的防震措施。日本博物馆协会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2004年10月新漓县中越大地震及2005年福冈县西方大地震后,分别举行了全国性或地域性有关被害状况和地震对策的研讨会,并分别发表有专集,同时还举办了“震灾对策技术展”,为今后的防震对策提供素材。可见日本对地震灾害的重视程度。

在这里我将所收集来的资料作为基础,再加上本人20来年在日本筹备文物展览的经验,总结了一些日本的防震对策和手段。

贯彻防震对策的理念

提高防震意识,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制订地震对策方案及危机管理体制,进行有关防震对策教育及防震防灾训练,做到一旦发生地震时不慌不乱,有条不紊,把灾害减小到最低程度。

如果博物馆在开馆时发生地震,应首先考虑入馆者的安全,工作人员应在最短时间内疏导观众转移到室外安全场所。文物固然重要,但是人的生命是最优先的。其次是断电、断煤气,防止火灾的发生、防止在混乱中有人盗窃文物。再次是在可能的前提下,将文物按贵重程度迅速转移到安全地方,防止二次灾害的发生。

1 确认好避难通道

不仅要知道避难出口在哪里,还要确认通往避难出口的通道是否畅通,通道是否堆有杂物等等。

2 防灾常用品的准备

手电筒、安全头盔、手套、口罩、扩音器、医药品、绳子、千斤顶等物品应作为常备物品。

3 联络网的整备和训练

如果在闭馆时发生地震,要有一个完备的电话联络网,能联系到所有人。平时可以进行相关演习。

4 实施消防训练和灾害训练

按照提前制订好的地震对策方案和危机管理体制,进行演习、训练,学好如何在混乱中搜集情报,并进一步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要想搞好博物馆的地震对策,首先要搞好每个人家里的防震对策,这是确保一旦发生地震时,每人都能迅速赶到馆里的大前提。因为如果地震发生时家里防震对策不利,家人受伤,那么他是无法来博物馆上班的。因此每个人家里也需常备便携式收音机、手电、水、常备药、手套、雨靴或旅游鞋等物品。

从博物馆建筑本体采取防震措施

在建新馆时,从设计本身加入防震设计。自从阪神大地震以来,日本在新建博物馆和美术馆时都增加了各种防震措施。即从设计开始加入新的防震对策。最有代表性的当属2002年建成的岐阜县现代陶艺美术馆和2005年建成的九州国立博物馆。在这里我想先讲一下防震的相关名词。即耐震、制震、免震。耐震是指建筑物耐得住地震的摇动,不会倒塌。制震是指在建筑时使用特殊的建筑部件,如液压、油压、支架、拉杆、拉簧等等,使其在地震时,将地震的能量吸收,以减轻对建筑物的损坏。免震是将建筑物与地面分割开,使地震的晃动无法传到建筑物,这样基本能避免建筑物及陈列品的损坏。

先说岐阜县现代陶艺美术馆,该博物馆为免震建筑,正因为是陶瓷类的博物馆,所以防震方面下了很大功夫,荣获2008年第九届日本免震构造协会颁发的特别奖。设计单位为株式会社川口卫构造设计事务所。基本原理称为并列吊挂式免震系统。美术馆展馆面积1000平方米、重量1000吨,共有四层,这个庞然大物是用32根巨大钢柱由四层大梁上倒挂着吊下来的。所以即使发生地震而剧烈摇晃时,展馆本身摇晃的幅度也非常小。这种技术应该是防震对策中最有效最先进的一种建筑方式。其次再说九州国立博物馆,它是日本第四座国立博物馆,其他三馆为东京国立博物馆、京都国立博物馆、奈良国立博物馆。九州国立博物馆设计新颖,功能齐全,外观像一个倒扣的瓢,博物馆2005年开馆,可以说是当时最新的大型博物馆。该博物馆的一层是耐震构造,二层以上是免震构造,因此展厅、库房、研究室、科学保存修复中心及事务所都设在二层,而在一层和二层之间,柱和梁下都安装了大型免震装置。简单地说,也就是博物馆的心脏部分像一个箱子一样坐落在大大小小总计232个免震装置上。免震装置共有三种,一种是最基础的免震装置,是由柔软的橡胶和坚固的钢板交互重叠制成的,共设置有147处,能减轻由地震造成的上下、特别是左右的摇动。建

筑中央部分的免震装置是由特殊钢材做成的像弹簧一样的装置,可以想象它能减轻由地震造成的左右、特别是上下的震动。这样的装置共设置有40处。第三种装置是滑动免震装置,小一点的地震就像橡胶免震装置一样,能达到一定的减震效果,如遇大地震所造成的剧烈摇动时,它能够左右滑动,使地震的能量不直接传到建筑物上,这种装置共有45处。博物馆建成后没过多长时间就经历了一次当地测定为4级的地震,结果表明免震层的震动相应降到了2级以下,博物馆和文物都未受到任何损失。

另外,还要讲一下对于已建成的博物馆所采取抗震、耐震措施。前面所讲的新建博物馆可以采取的各种措施,然而日本国内大量现存博物馆在当初建设时并未过多考虑防震对策,日本的木结构建筑可在基础部分增设避震器,内壁增加斜向拉杆等措施,而中国基本上是钢筋水泥建筑,所以主要手段应该是加固和增建防震墙和防震柱等。

具体做法是首先应防止建筑物的倒塌或局部塌落,请专业人员检查地基的坚固性,是否有局部的地盘下陷,建筑是否有倾斜,墙壁是否有裂缝,天井、壁面是否有剥落的可能等等。具体措施可根据当地的建筑条件由专业人员解决。

展厅、展柜、库房应采取的防震措施

建筑物在不倒塌的情况下,我们应该着眼展厅内和库房的防震措施。具体有以下几点:

1 文物的保管、收藏及展示空间尽可能设在博物馆的低楼层。

2 文物的保管、收藏空间尽可能宽敞一些,器物之间要有一定的空间。展示空间也尽可能宽敞些,展柜与展柜之间最少应是展柜高度的1.5倍(阪神大地震,独立展柜有的横向移动了40~60厘米)。

3 天花板、墙壁及所设置的挂钩等,在地震时因震动、摇动或共振造成掉落、脱落、剥落的情况有所发生,所以在材料的选择、施工时要慎重进行。

4 天花板的照明器具、灯具要选择结实材质,同时安装也应非常牢固,以及交换的便利性。

5 所有的文物、展品不能直接靠在墙边或放在地板上展示或保管。

6 展柜应使用相对厚的玻璃,但绝对不可使用强化玻璃。因强化玻璃有自己破碎的先例。

7 展厅一定要设置紧急避难用的诱导标志及照明。

包括手电简要常备;钥匙要放在固定的地方;警报及紧急时的情报设备要定期检查,确认是否能使用;定期进行防灾避难训练;地震时有可能发生停电,故防盗系统的警报会失灵,应相应设置其他的防盗或警报措施,防止盗难发生。

8 空调机、发电机、电梯及其他配管、风道等附属设备,应尽可能与建筑本身分离,以切断两者间的振动传播。

9 展台、展柜自重尽量轻量化,重心尽可能降低,特别是有玻璃的单独展柜,如果重心高,而且四脚固定得比较死,那么就很容易翻倒。

10 展台、展柜在形状设计上尽可能是安定的形状,并且结实。在摆放位置上要考虑柱子、梁等之间的距离。同时看顶部是否可以连接,以增强其安全性。

11 展台、展柜作为摆放文物的台面,应选择有一定摩擦力的材料制作,以防止文物因地震的摇动而滑落。

在这里还要补充三点:其一,装有玻璃的展柜,其玻璃与框之间尽可能不要有空隙,空隙大振动幅度就大,玻璃就容易破碎。如有可能,应填充橡胶条。有专家也建议用合成玻璃,就像汽车的风挡玻璃一样,碎了还连在一起,也不会落下。但其玻璃是有一层或两层膜的,故多少都会有一点颜色,对观览效果会有影响。其二,可移动的展柜底部有轮子,但展示时必须要放到刹车的位置,最好能垫固定脚,使展柜更稳定。日本还有一种垫在展柜四脚的简易避震器,在没有免震柜和免震台的情况下,也不失一个防震的好办法。其三,展柜内尽可能不再设展架,即使设展架,也严禁使用玻璃板。

免震展柜和免震台

经过数次大地震,特别是阪神大地震以后,刚刚开始兴起的免震展柜和免震台,顿时在全国的博物馆中形成了热门话题,日本全国的博物馆、美术馆都相应增设了一定数量的免震展柜和免震台。但由于成本较高,故也只能是一部分贵重文物及瓷器展示时使用。(一般的免震展柜最少都在100万日元以上,一个普通的免震台也要40多万日元。)1998年和1999年我陪同国家文物局的领导参观过大阪市立东洋陶瓷博物馆和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免震展柜和免震台。

顾名思义,免震展柜就是可免震的展示柜,形状主要是独立式方形玻璃展柜或长方形玻璃展柜,其下部有免震装置,而免震台就是侧面看是两块平板拼成的一个台子,而内部有免震装置。免震台或免震柜又分成二次元免震和三次元免震。二次元免震就是免震台上部水平方向可滑动,当地震只是水平方向摇动时,可达到免震效果。免震台两块平板之间装有万向滑轮,下面的板固定在展柜里,上面的板可随着地震的晃动前后左右滑动,这样可以避免摆在板上的文物不致翻倒或滑落。由于下面的板是中间低、四边高,所以上面的板在滑动到边缘时,又会滑回中间低的部位,这样可保持上面的板,包括摆放的文物能回到免震台的中间位置。三次元免震装置即除了可水平滑动外,还在下部装有可吸收上下震动的避震装置。这样不管是上下震动还是左右晃动,都可吸收很多地震的能量,从而使文物不易翻倒或颠落。奈良国立博物馆针对三次元免震台进行了地震波加振及免震台动作试验,震动设定相当于4级地震,结果显示摆放在免震台上的高脚杯未造成翻倒及杯中的液体晃出。设想如果博物馆建筑本身如前所述为免震建筑,而展柜和震台又是免震的,那么文物的安全系数将有多高啊!但是由于经济原因,即使是在经济发达的日本,能有以上装置的博物馆和美术馆也只占一部分。

文物展示及保管的一般防震手段及技术

如果建筑没有免震装置,又没有免震台,要做到即使有大地震,文物也不能损坏,这当然是很难的了。但是还是有很多手段和技术,可以使文物在地震时不受损害。

各次大地震的受害情况显示,文物损害情况最多的不是其自身翻倒、滑落而受到损坏,而是因为其他物品落下,砸到文物而造成的损害。如前所述,照明灯具的落下,天花板、说明牌的落下,展厅、展柜玻璃的破损,文物架的翻倒等等。另外,个人收藏家也一样,看多宝架是不是跟墙固定在一起,摆在多宝架或书架上的文物会不会滑落,挂在墙上的七星宝剑会不会掉下来砸到青花盘等等。解决了以上问题后,下面就谈谈关于文物展示及保管的防震手段和技术。有些手段虽然很简单但非常有效。由于文物种类多种多样,这里只能介绍几种代表性的防震手段。

1 用丝线拴绑然后固定。这种方式是最常用最传统的。国内的很多博物馆也在使用,由于观览效果不太好,所以已经开始用其他方法取而代之,但仍不失为有效的手段之一。我曾经在两位日本收藏家家里见到他们收藏的陶瓷器也用这种手段防震。让我吃惊的是他们做得非常仔细、认真,不亚于博物馆的专业人员。具体做法是在陶俑、梅瓶等文物的颈部或腰部系上白色透明尼龙线(可以用钓鱼线,因钓鱼线细且结实,不影响观览效果),再将丝线拉紧用小钉固定到展台的四角。

要注意拴绑的地方如颈部是否结实;而接触文物的地方,若用丝线直接拴系,有可能造成色彩剥落,所以颈部或腰部有彩绘的话,可加上一根小细透明套管,这样可避免对文物的摩擦。唐三彩或瓷器的话就没关系了。另外有些不稳定的青铜器也可用此方法。尼龙线有粗细号数,一般日本的尼龙线的张力限界是号数的2倍,即4号线的承受重量是8公斤。最好使用比承受重量的号数再高一号的尼龙线较为安全。

美国的博物馆使用的是一种新素材的丝线,也就是用超高分子树脂做成的钓鱼线(主要是钓鱿鱼的),它比一般的尼龙线张力高2.5倍。

另外,在拆除丝线时也要小心,以往发生过拆除丝线时文物翻倒的事例。

针对陶俑还有一种简单易行的防震展示手法。一般陶俑都是中空的,尤其是女俑,可以在展台中心固定一个相应的立柱,当然是可将陶俑插进去的高度和粗细了。这样既不影响观览效果,又十分安全。所以只要是中空的陶俑都可采取此方法。

2 用支架固定。此种方法也是较常用的,适用于很多文物,国内有些博物馆也使用此方法。比如说石佛像、兵马俑、陶俑等等,大的用铁架子,小的用有机玻璃架子。具体作法我拿一尊石佛像来说明,首先将佛像脚部固定在一个木制展台的凹槽里,然后在佛像的背后立一根铁的方立柱,立柱下方固定在结实的展台上,立柱上方连接着一个半圆形铁箍,正好卡住佛像的腰部;或是立柱上方拦腰系一根细钢丝,当然要套上一层与佛像颜色相近的透明套管。半圆形铁箍也一样要与佛像之间垫上一层衬垫,以防止擦伤文物。但如果有彩绘的话,则应该使用稍光滑的衬垫,以防止将色彩擦落。对于马俑或骑兵俑,则应在马肚子下前后设两个支架,支架上有半圆形托,正好托着马身,使马倒不了。对于唐三彩马,一般底部都有一个平板,所以不能用托架,可前后左右各用一小卡子将底板卡在展台上就可以了。但发生特大地震时,摇动太大或发生展台冲撞的话,马腿有可能折断,因此在可能有大地震的地方不宜使用此法。

3 固定器物底部。一般的陶瓷杯、碗、瓶、罐等至少都应在足底贴上防滑小垫,日本有卖一种圆点形的小圆垫,各种大小都有,贴在足底,不影响观览效果,当然,如果是摆放在防滑的展台上则可以不使用。

另外,日本最近发明了一种透明胶垫,是用新型材料制成的,薄厚不一,可根据器物的形态选择。材料摸上去柔中有硬,好像有些粘度,但又不是胶,所以不会粘在文物上。瓷器放在胶垫上,就能将底部粘住,所以瓷器不会倒,也不会滑动,还可以减震。同时,制造公司还可根据瓷器底部的形状做成窝状,将瓷器底部卧在窝里,使之更加安全。因为此方法比较经济实惠,所以更适合一般个人收藏者使用。

以上简单介绍了一些博物馆展示藏品的基本防震手段,当然,针对每件文物都会有一些特殊的方法或是在一件文物上同时使用两种方法,大家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想出更好的展示方法,使展出的文物在突发的灾害中能将损坏程度降到最低。

责编 王 昆

推荐访问:防震 日本 对策 博物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