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高校未婚女教师择偶困难心理行为分析

市场调研报告 时间:2023-06-24 19:40:36

[摘要]高校女教师作为中国女性高级知识分子阶层代表,同时作为教书育人典范,她们的择偶情况不仅关乎到自身婚姻的幸福与否,还会对学生择偶观念产生不良影响。择偶方式过于被动、择偶标准过于理想化、择偶认知偏差等原因都可能导致择偶失败,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因此,以择偶理论为依据,探讨高校未婚女教师择偶过程的心理规律,掌握高校女教师择偶心理,及时调节心理情绪状态是必要且迫切的。

[关键词]高校 未婚女教师 择偶困难 心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2-0127-02

一、高校未婚女教师择偶困难现状分析

近年来国内对女性择偶困难问题的研究呈上升趋势,事实上,“剩女”概念已在社会各层面普及,而作为“剩女”的特殊代表高校未婚女教师群体,她们的婚恋状况也开始进入各学科的研究视野。高校女教师是高级知识分子的女性典型代表,作为素质高、职业声望高、社会地位高的女性群体,她们接受了中西方多元文化的洗礼,她们经济独立、人格独立、追求两性平等,同时也遵循社会传统角色规范,以贤妻良母为自我行为准则。有研究显示教师职业享有较高的社会声望,在婚配市场中也很受欢迎,然而事实上平均年龄在27岁以上的高校女教师群体已经错过了最佳婚配年龄(23.19—27.85岁),传统的“男大女小”“男高女低”婚配模式造成高校女教师婚配资源匮乏,出现“结构性剩余”现象。

二、高校未婚女教师择偶困难心理行为分析

中国传统社会的婚配制度向来主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式的包办婚姻制。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人们选择配偶的自由度越来越大。择偶自由度的扩大在给女性带来自主利益的同时,也会使人陷入择偶两难的心理冲突中。择偶自由并不意味着能够自由择偶。高校女教师择偶标准与婚配市场资源不匹配,也会导致择偶困难。

(一)被动保守的择偶方式

中国传统社会性别角色早有规范,“男子居外,女子居内,深宫固门,阁寺守之,男不入,女不出,男不言内,女不言外,内言不出,外言不入”(《礼记》)。女子被禁足于闺阁之中,传统性别角色要求女性应该是柔弱的、温顺的、含蓄的、内向的,男性在两性关系中占主导地位。即便在当今时代,高学历女性择偶行动上依然习惯于被动和等待,传统性别角色经过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已内化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形态,当然这与男性性别角色期待也有很大相关,“温柔”特质依然是男性对女性的首要期待,女性也会潜意识不自觉地迎合男性标准,形成温和被动而带有防御性的择偶心理机制。高校女教师成了高岭之花,可望不可及,在婚配市场上往往有价无市,谨慎与内敛的行为方式,加之人际工作关系圈狭窄,将高校女教师束之高阁,导致不同程度择偶困难。

(二)绝对理性的择偶观

无论是婚姻市场理论、资源交换理论还是需要互补理论都将人类前提假设为理性人,认为两性在选择配偶时是绝对理性的。伯杰也曾表示,即便是爱情也是有理性权衡在内的,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的婚姻关系也要受到家庭、民族、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制约。现代理论话语推崇人类理性,甚至将理性视为科技文化和社会前进的源泉,摒弃感性与直觉判断。现代女性受此影响,普遍以理性价值观标榜自身,部分高校女教师深受现代女权主义影响,将理性视作自身发展成长的最大动力,她们深信通过理性权衡,最为适合的配偶自然会在最合适的时间出现。这种追求绝对理性的态度在择偶时往往显得过于死板而不近人情,使得女性的婚恋情感生活被囿于高阁摇摇欲坠,绝对理性婚配的后果终将演变为乏善可陈的情感过程和触之即碎的婚姻表象。理性的前提假设得出量化的择偶标准,原本情感体验深刻而细腻的女性天性被强加遏制,选择的程式化加之婚配空间的狭窄,高学历女性择偶更加困难。

(三)过于理想化的择偶标准

李银河的研究证明,年轻者更重视浪漫爱情,而年长者更重视实际;教育程度高者更富浪漫气质,而教育程度低者在配偶身上更重视那些实际的因素,生活环境越是接近现代化,人们越看重浪漫爱情。作为相对年长者,高校女教师择偶普遍表现出务实化倾向,在受教育程度、经济基础、社会地位、家庭环境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要求,显得挑剔和严苛;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知女性,浪漫的爱情也成为婚姻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在2011年腾讯网络一项关于择偶标准的调查中,“相爱”已上升为男女择偶时首要线索。当然,女性在择偶方面的高度谨慎也是有据可循的,主要是因为失恋或离婚为女性带来的社会和心理成本都较男性要高,即便是经济独立拥有一定社会资源的高校女教师在择偶中也同样是不安全的、寻求依赖的。

第一,作茧自缚的“男高女低模式”。高校女教师明确而实惠化的择偶标准暗合“择偶梯度”模式,即男性普遍倾向于选择更年轻、学历较低、职业声望和收入较差的女性为配偶,而与此相反,女性往往要求配偶在受教育程度、年龄、薪资待遇和社会地位等方面高于自己。这样的择偶梯度效应造成处于大龄的、高学历的、高收入的“三高女”高校女教师群体和处于社会下层的男性被“剩”下来,而这两类人却是无法匹配的。

第二,宁缺毋滥的爱情准则。马建青实证研究调查结果显示,高知女性择偶态度诚恳,择偶需求迫切,择偶动机明确务实,以婚姻为最终归属。她们在学历与经济上不过高要求,但是非常看重双方品性是否相合。最重要的是,高校女教师坚持将爱情作为婚姻的基础,但是在象牙塔中的单纯生活工作状态与人际交往的狭隘造成高校女教师群体缺乏实际恋爱经验,有调查显示没有恋爱经验的女研究生不在少数,她们对于爱情的理解往往受到诗词歌赋、小说戏曲以及媒体网络的影响显得过于理想化,选择配偶时往往过于浪漫化,从而加大择偶难度。

三、高校未婚女教师择偶困难原因分析

(一)两性择偶认知偏差

角色冲突理论认为,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会演化出自我角色丛,每一种角色都暗含特定角色期待,当多种角色期待相互冲突或个体感觉难以应对时而产生的负面影响的心理状态。中国传统文化将褒扬女性“无才便是德”,对女性的最高赞扬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郎才女貌是最佳的择偶范本,虽然此种社会规范对女性多有不公,但在《女戒》等传统行为规范的教化下,女性也将相夫教子视为本分,“男尊女卑”是社会共识,两性对女性角色期待是一致的。新中国成立后,废除封建专制,社会鼓励女性走出家门,奉献社会,一批“李双双式”的无私奉献勤劳勇敢的女强人形象受到社会舆论的热烈追捧,女性角色期待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是整个社会变革下女性封建制度压迫下的性别解放,心理机制可以完成新的平衡。改革开放后,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异质文化激烈碰撞,逐渐形成多元价值观文化体系,此时女性角色要求再次发生变化,女性享有同等受教育权,可以走入职场与男性共同竞争,要求女性能够独当一面获得经济独立,同时又要求她们能够照顾家庭,保持温顺贤良的女性品德。社会对高校女教师群体的角色期待有着更加严苛的规范,她们应该具有普通女性应有的温柔、善良、敏感、体贴等传统女性特质,还要求她们有博才多学、独立自主、精明干练等高级知识分子优秀品质。根据女权主义的观点,女性人格独立来自于职业声望与经济自主,高校女教师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她们也普遍有着较强的成就动机,但受传统男权社会的影响,她们在择偶时依旧是寻求男性依附的。高校女教師作为新时代女性杰出代表,在反抗传统束缚的同时又在不自觉的遵循传统择偶观。根据霍斯曼最小利益原则,家庭权力取决于提供报酬的多少,当男性无法在婚姻两性关系中占有较为雄厚的资源,将失去对家庭掌控的权力,这是男性所恐惧且无法忍受的,高校女教师自身的资源优势并不能为男性所认可,反而增加了依附困难,异性往往敬而远之。两性对女性性别角色期望冲突也给女性自我形象的塑造与认同带来非常大的压力,使得女性在传统与现代的两端徘徊、困惑。

(二)经济独立导致情感隔阂

每个社会群体,尤其是家庭依然需要专门的人完成两种功能:一个引导决策和任务完成的工具性领袖及一个聚合群体和引导情感的表情性领袖。男性作为家庭的决策者和领导者,为家庭提供经济保障,获得家庭权力;女性作为服从者,没有经济来源,提供肉体和家庭服务,以细腻体贴的感性特质维持家庭稳定。高校女教师拥有较高的知识涵养和独立的经济收入,她们不需要依赖男性也不愿依附,男性在经济上的优势地位开始丧失,失去家庭权力的把握。男女两性经济上相互独立,缺少相互依赖关系,造成社会成员的家庭责任感、义务感和婚姻道德观念日趋淡化,家庭的凝聚力和支持作用明显减弱,部分女性甚至保持单身主义,择偶需求减弱。

(三)社会文化变革

中国在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进入高速经济发展的同时,西方思想文化不可避免的深入中国传统的各个层面,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甚至流行服饰、音乐、现代哲学等等如洪水一般泄闸而出,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在女性择偶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于择偶观的混乱。中国传统的“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择偶观念被摒弃,失去自身文化内核,对西方文化“男女平等”“女权主义”等理念又囫囵吞枣,食不下咽,使得两种文化观念无法有效整合。受女权主义观念影响,女性追求社会成就努力争取两性关系中的话语权,事实上这并不能给她们带来婚姻的幸福。在这个多元价值观念混杂交融的环境中,原有认知经验不能帮助高校女教师选择一种合理而准确的择偶观系统,从而陷入无参照、无归属的境地。

【参考文献】

[1]马建青,严立芬.女研究生婚恋观现状及特点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1999(02):59-63.

[2]左雪松,夏道玉.“剩女”婚配困境的生成、限度及突破:一种博弈视角[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0):32-37.

[3](美)马克·赫特尔.变动中的家庭——跨文化的透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01):45.

[4]张思嘉.择偶历程与婚前关系的形成与发展[J].中华心理卫生期刊,2001,4:1-29.

[5]E.弗洛姆.逃避自由[M].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1987(01):98.

[6]朱松.十五年来中国男性择偶标准的变化[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17(04):223-227.

[7]殷雷.当代都市女性择偶心理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04,47(02):468-470.

[8]錢铭怡.十五年来中国女性择偶标准的变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0(05):122-128.

责任编辑:张丽

推荐访问:择偶 女教师 未婚 困难 高校

热门文章